河北省夏大豆育成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14
作者
胡铁欢
卢思慧
曹金峰
机构
[1] 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分析; 大豆; 农艺性状; 产量;
D O I
10.16318/j.cnki.hbnykx.2009.05.017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河北省近年审定的18个夏大豆品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品种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为生育期>脂肪含量>株高>倒伏>病毒级>单株荚数>百粒重>分枝数>蛋白质含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2+39 +3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播期·密度对夏大豆产量和脂肪含量的影响 [J].
李思同 ;
张桂花 ;
谷传彦 ;
黄兴蛟 ;
海亚耕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9) :9185-9186
[2]   大豆育成品种品质性状和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J].
王茹芳 ;
卢思慧 ;
曹金峰 ;
高广居 .
华北农学报, 2007, (S1) :131-134
[3]   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 [J].
李殿祥 .
农业与技术, 2006, (04) :53-55
[4]   大豆产量及其相关数量性状关系的分析 [J].
张海燕 ;
焦碧婵 ;
李贵全 .
山西农业科学, 2006, (02) :27-29
[5]   河北省大豆育种方向探讨 [J].
龚振平 ;
刘自华 .
大豆通报, 2003, (01) :7-8
[6]  
黄淮海夏大豆及品种参数.[M].李卫东等; 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