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秆还田下钾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金梦灿 [1 ]
张舒予 [1 ]
郜红建 [1 ]
高时凤 [2 ]
王宜坤 [3 ]
机构
[1] 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庐江县郭河镇农技推广中心
[3] 安徽喜洋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水稻; 秸秆还田; 钾肥减量; 产量; 偏生产力;
D O I
10.13930/j.cnki.cjea.170137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土壤缺钾程度日益加重,作物秸秆中钾素含量较高,还田后可替代部分化学钾肥,缓解土壤钾素不足。为研究秸秆还田替代钾肥的效果,本文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常规施钾[135 kg(K2O)·hm-2]处理为对照,研究了在秸秆粉碎翻压还田(6 000 kg·hm-2)条件下钾肥减量10%、20%、30%和40%对水稻钾素吸收累积量、水稻产量、钾肥偏生产力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水稻植株的钾素含量和累积量随着钾肥施入量的减少而降低。钾肥施用量减少10%40%,水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结实率略有降低,水稻产量和产值有所下降,钾肥减量10%、20%和30%时,对水稻产量和产值的影响不显著(P>0.05)。钾肥偏生产力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减少而提高,钾肥减量10%、20%、30%和40%处理的水稻钾肥偏生产力比不减钾处理分别提高8.4%、18.9%、33.8%和44.4%。总体而言,在常规施钾条件下,秸秆还田后随着减钾量(10%40%)的增加,水稻钾素累积量、产量和产值均呈下降趋势,而钾肥偏生产力呈增加趋势;减钾30%以内可显著提高水稻钾肥偏生产力(P<0.05),对水稻产量及产值的影响不显著(P>0.05)。
引用
收藏
页码:1653 / 16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氮、钾肥后移施用对超高产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严莲英
    秦松
    杨桂兰
    范成五
    [J].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01) : 103 - 108
  • [2] 钾肥施用方式对直播和移栽水稻产量和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洋洋
    鲁剑巍
    王友珠
    王振
    李小坤
    任涛
    丛日环
    [J]. 作物杂志, 2016, (01) : 110 - 114
  • [3] 秸秆还田对土壤钾素的影响及其替代钾肥效应研究进展
    姜超强
    郑青松
    祖朝龙
    [J]. 生态学杂志, 2015, 34 (04) : 1158 - 1165
  • [4] 钾肥对水稻产量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索巍巍
    付立东
    王宇
    李旭
    隋鑫
    任海
    [J]. 北方水稻, 2014, 44 (02) : 18 - 21+25
  • [5] 配方施肥对水稻养分吸收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陈敏
    马婷婷
    丁艳萍
    常江
    郜红建
    章力干
    丁玉宇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20 (01) : 237 - 246
  • [6] 水稻秸秆钾与化肥钾释放与分布特征模拟研究
    李继福
    任涛
    鲁剑巍
    丛日环
    李小坤
    马晓晓
    [J]. 土壤, 2013, 45 (06) : 1017 - 1022
  • [7] 近几年我国钾肥生产供应现状与发展预测
    亓昭英
    段盛青
    刘富昌
    梅志勇
    [J]. 磷肥与复肥, 2012, 27 (06) : 1 - 3
  • [8] 土壤钾素运移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占丽平
    李小坤
    鲁剑巍
    王瑾
    廖志文
    [J]. 土壤, 2012, 44 (04) : 548 - 553
  • [9] 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伟妮
    鲁剑巍
    何予卿
    李小坤
    李慧
    [J]. 中国水稻科学, 2011, 25 (06) : 645 - 653
  • [10] 湖北省早、中、晚稻施钾增产效应及钾肥利用率研究
    王伟妮
    鲁剑巍
    鲁明星
    李小坤
    李云春
    李慧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5) : 1058 - 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