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多位点酶电泳(MEE)法对新疆近11年分离的154株伤寒沙门氏菌进行部分多位点醇基因型分类和群体遗传学研究.共测定分析7种代谢酶.研究结果表明,上述菌株共分为69个电泳型(ET),分属10个克隆系(CLa~CLj),其中80株爆发菌株分属21个ETs,3个CL(CLe、f和j),以ET17、20、21、24、26和27为主,占61.30%,CLf为优势克隆系,菌株占95.00%;74株散发菌株分属48个ETs,归为9个CL(CLa、b、c、d、f、g、h、i、j),没有发现菌株较为集中的ET,主要克隆CLh内菌株占47.30%,显示爆发和散发均可由多个ET型和克隆菌株引起,但爆发荫株的ET分布更为集中,有明显优势克隆.对上述菌株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表明:被测7种代谢酶基因位点均具有多态性,平均杂合度(h)为6.14,平均遗传多态值(H)为0.35.不同来源菌株相比h和H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大于0.05).表明新疆不同来源的伤寒沙门氏菌可能来自同一群体.结果还显示每个酶基因位点都有一个优势等位基因,提示在伤寒沙门氏菌的进化演变过程中以自然选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