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及中国目标模式的选择——基于高储蓄率、高贸易顺差背景的思考

被引:11
作者
任碧云
机构
[1]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与保险研究中心 天津
关键词
储蓄; 投资; 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 市场主导型转化机制;
D O I
10.15931/j.cnki.1006-1096.2006.04.005
中图分类号
F832.22 [储蓄]; F752.6 [进出口贸易概况];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206 ;
摘要
高储蓄率在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影响了消费与投资的合理关系;高贸易顺差在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诸多摩擦。要解决贸易平衡问题,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储蓄率,以扩大国内需求。实现储蓄向投资的顺利转化,是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及其在中国实践的分析,我们认为,市场主导型模式是我国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的目标模式,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模式,必须以制度建设为路径选择并着手进行相应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28 +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美两国可比居民储蓄率的计量:1992—2001 [J].
任若恩 ;
覃筱 .
经济研究, 2006, (03) :67-81+102
[2]   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一个基于系统科学的新视角 [J].
沈军 ;
白钦先 .
财贸经济, 2006, (01) :23-28+96
[3]  
消费启动与收入增长分解机制[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闻潜等著, 2005
[4]  
货币、资金与经济协调运行研究[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任碧云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