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沿岸断块区深部构造与地震活动关系

被引:5
作者
黄玉崑
夏法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
断块区; 南海北部; 深部构造; 深成构造; 大地构造; 构造部位; 地震活动; 隆起区; 向形; 断裂带; 断层带; 构造带; 盖层; 地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方式.南海北部沿岸断块区的地震活动,通过对地面震中的分布、迁移,活动断裂的力学性质,地壳垂直形变,以及构造应力场等分析来进行发震条件的研究,早已引起广泛的注意,并取得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在以预测地震危险区为目的的地质构造研究中,加强由浅部向深部,即由震中向震源,由地震带向地震层的对比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地震预报的水平.本区地壳结构有两个主要特征:其一是成层性,其二是块断性.两者互相结合组成了岩石圈的空间构造格局.南海北部沿岸地震活动显示为:在水平方向上沿块体两侧出现的块断错动(图1),以及在垂直方向上沿块体顶底不同层面出现的层间滑动.根据相关分析,对于M≥4的地震来说,后一种运动方式似乎起着主导的控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2]   从块断错动和层间滑动初步探讨震源空间分布和震源力学状态的关系 [J].
张文佑 ;
叶洪 ;
钟嘉■ ;
张木生 .
地质科学, 1973, (04) :273-280
[3]  
地震前兆探索.[M].[苏]萨瓦连斯基 主编;傅征祥;胡鸿翔 译.地震出版社.1980,
[4]  
震源物理.[M].郭增建;秦保燕编著;.地震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