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新论

被引:37
作者
曹聪 [1 ]
李宁 [2 ]
李侠 [3 ]
刘立 [4 ]
机构
[1] 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
[2] 东华盛顿大学工商与公共管理学院
[3]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4]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关键词
科技体制; 科技治理; 国家科技计划;
D O I
10.15994/j.1000-0763.2015.01.002
中图分类号
N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提出了科技体制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内部结构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分析框架;并依据这一分析框架,对改革开放以来科技体制改革的五个"里程碑"及其阶段进行了评判性考察。文章重点讨论了宏观层面的管理协调问题,中观层面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和经费分配问题,微观层面的科技评价和激励机制问题,并提出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科研经费是手段还是目的? [J].
李侠 ;
周正 .
科学与社会, 2014, (03) :29-35
[2]   我国科研资源分配不均等程度初探——对科研人员经费集中情况的分析 [J].
何光喜 ;
赵延东 ;
杨起全 .
中国软科学, 2014, (06) :58-66
[3]  
科技资源配置:好钢用在刀刃上[J]. 刘立.科学新闻. 2014(03)
[4]  
在纪念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 人民出版社 , 胡锦涛, 2008
[5]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3
[6]   Reforming China's S&T System [J].
Cao, Cong ;
Li, Ning ;
Li, Xia ;
Liu, Li .
SCIENCE, 2013, 341 (6145) :460-462
[7]  
Sars: "Waterloo" of Chinese Science[J] . Cong Cao.China: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 2004 (2)
[8]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China’s innovation system reform: a case study[J] . Lan Xue.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 1997 (1)
[9]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8/280725.s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