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浇灌方式对芦苇地土壤水文生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夏江宝 [1 ]
谢文军 [1 ]
陆兆华 [1 ,2 ]
贾琼 [1 ,2 ]
董立杰 [1 ,2 ]
机构
[1]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滨州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恢复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再生水; 芦苇; 水文物理性质; 土壤入渗; 土壤蓄水性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4.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提高再生水资源在芦苇群落生态恢复中的高效利用,采用温室内模拟实验的方法,以未灌溉(CK)为对照,对再生水(FS)、再生水清水轮灌(QF)及清水灌溉(QS)等3种浇灌方式下的芦苇地盐碱含量及水文物理参数进行测定分析,以其阐明不同浇灌方式下芦苇地的土壤水文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清水灌溉、清废轮灌降盐压碱效果显著(P<0.001),而再生水灌溉后土壤含盐量增加12.8%。与未灌溉相比,3种浇灌方式均使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增大,改善土壤水文物理效果表现为清废轮灌>清水灌溉>再生水灌溉。Horton模型比较适合描述灌溉后芦苇地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清水灌溉、清废轮灌改善了土壤水分的渗透性能,初渗率和稳渗率均比未灌溉增加,而再生水灌溉后初渗率下降15.0%。3种浇灌方式均能增强芦苇地贮蓄和保持土壤水分的能力,清废轮灌、清水灌溉、再生水灌溉的饱和蓄水量分别比未灌溉增加11.5%、4.3%、2.4%,涵蓄降水和供植物生长有效水分贮存能力表现为清废轮灌最好,其次为清水灌溉,而再生水灌溉则较差。
引用
收藏
页码:4137 / 41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黄河三角洲滩地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水文特性
    许景伟
    李传荣
    夏江宝
    刘立杰
    王月海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9, 23 (01) : 173 - 176
  • [2] 六盘山森林土壤中的砾石对渗透性和蒸发的影响
    时忠杰
    王彦辉
    于澎涛
    徐丽宏
    熊伟
    郭浩
    [J]. 生态学报, 2008, 28 (12) : 6090 - 6098
  • [3] 造纸废水灌溉对沙漠人工林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伏小勇
    任珺
    陈学民
    侯培强
    展宗城
    白炜
    牛磊
    [J]. 中国造纸, 2008, (10) : 38 - 41
  • [4] 造纸废水灌溉对滨海盐碱化湿地的生态修复
    李甲亮
    陆兆华
    田家怡
    王琳
    李鹏辉
    肖忠峰
    [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8, (02) : 281 - 286
  • [5] 造纸废水资源化利用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伏小勇
    牛磊
    白炜
    展宗城
    候培强
    [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07, (04) : 93 - 96
  • [6] 再生水灌溉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杨林林
    杨培岭
    任树梅
    王成志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2) : 82 - 85
  • [7] 黄河三角洲海水灌溉对土壤盐碱化和导水率的影响
    陈效民
    白冰
    黄德安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2) : 50 - 53
  • [8] 芦苇生态湿地系统处理造纸废水的探讨
    宋迎新
    [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01) : 66 - 67
  • [9] 草浆废水灌溉对海涂湿地土壤及芦苇生长的影响
    丁成
    王世和
    杨春生
    [J]. 生态环境, 2005, (01) : 21 - 25
  • [10] 稻草制浆造纸废水灌溉对芦苇生长影响的研究
    吴玉辉
    李凤翥
    徐维骝
    [J]. 中华纸业, 2004, (11) : 55 -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