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夏季消融期祁连山“七一”冰川反照率初步研究
被引:10
作者
:
蒋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不详
蒋熹
[
1
,
2
]
王宁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王宁练
[
1
]
蒲健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蒲健辰
[
1
]
贺建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不详
贺建桥
[
1
,
2
]
陈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不详
陈亮
[
1
,
2
]
武小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不详
武小波
[
1
,
2
]
宋高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不详
宋高举
[
1
,
2
]
李全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不详
李全莲
[
1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君
[
1
,
2
]
机构
: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5]
不详
来源
:
冰川冻土
|
2008年
/ 05期
关键词
:
“七一”冰川;
分光反照率;
时、空变化;
消融区;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343.6 [冰川];
学科分类号
:
070501 ;
摘要
:
根据2006年夏季"七一"冰川自动气象站和光谱仪的反照率资料,分析了夏季"七一"冰川反照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夏季"七一"冰川反照率的日际变化受气温影响明显,冰川上、下部位反照率差值动态变化并具有一定的日变化特征.冰川表层积雪随着变质作用的增强,其光谱反射率不断下降,其中紫外和红橙光波段反照率降幅较大(尤其是紫外波段),在紫蓝波段降幅相对较小.晴天时,雪面上紫外及可见光波段反照率日变化幅度要比在冰面上的变幅大,日变化曲线在雪面时也不对称.冰面上各波段反照率日变化较平缓,曲线则都比较对称.无论在雪面还是冰面,近红外波段反照率日变化曲线均比较对称.冰川上全波段反照率的日变化曲线形式趋同于可见光波段反照率的日变化曲线.同时,文中还初步分析了反照率和积雪密度,积雪污化浓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反照率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52 / 76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祁连山七一冰川物质平衡的最新观测结果
[J].
蒲健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蒲健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姚檀栋
;
段克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段克勤
;
坂井亚规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坂井亚规子
;
藤田耕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藤田耕史
;
松田好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松田好弘
.
冰川冻土,
2005,
(02)
:199
-204
[2]
土壤湿度和地表反射率变化对中国北方气候影响的数值研究
[J].
朱乾根,兰红平,沈桐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深圳气象台
朱乾根,兰红平,沈桐立
.
气象学报,
1996,
(04)
:493
-500
[3]
HEIFE绿洲区太阳总辐射和地表反射率的分光谱特征
[J].
江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江灏
.
高原气象 ,
1993,
(02)
:156
-161
[4]
乌鲁木齐市郊冬季干积雪光谱反照率的若干特征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梅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培基
.
干旱区地理,
1991,
(01)
:69
-73
[5]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夏季消融期内反射率的变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白重瑗
;
大畑哲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大畑哲夫
.
冰川冻土,
1989,
(04)
:311
-324
[6]
“七一”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与气候相互关系的初步研究
[J].
刘潮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刘潮海
;
谢自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谢自楚
.
冰川冻土,
1987,
(04)
:301
-310
[7]
天山和祁连山的冰川物质平衡、雪线位置与天气气候的关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康兴成
;
丁良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丁良福
.
冰川冻土,
1981,
(01)
:53
-56
[8]
Hemispheric snow cover and surface albedofor model validation .2 Robinson D A. Annals of Glaciology . 1997
←
1
→
共 8 条
[1]
祁连山七一冰川物质平衡的最新观测结果
[J].
蒲健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蒲健辰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姚檀栋
;
段克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段克勤
;
坂井亚规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坂井亚规子
;
藤田耕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藤田耕史
;
松田好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松田好弘
.
冰川冻土,
2005,
(02)
:199
-204
[2]
土壤湿度和地表反射率变化对中国北方气候影响的数值研究
[J].
朱乾根,兰红平,沈桐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气象学院,深圳气象台
朱乾根,兰红平,沈桐立
.
气象学报,
1996,
(04)
:493
-500
[3]
HEIFE绿洲区太阳总辐射和地表反射率的分光谱特征
[J].
江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江灏
.
高原气象 ,
1993,
(02)
:156
-161
[4]
乌鲁木齐市郊冬季干积雪光谱反照率的若干特征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曹梅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培基
.
干旱区地理,
1991,
(01)
:69
-73
[5]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夏季消融期内反射率的变化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白重瑗
;
大畑哲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大畑哲夫
.
冰川冻土,
1989,
(04)
:311
-324
[6]
“七一”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与气候相互关系的初步研究
[J].
刘潮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刘潮海
;
谢自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谢自楚
.
冰川冻土,
1987,
(04)
:301
-310
[7]
天山和祁连山的冰川物质平衡、雪线位置与天气气候的关系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康兴成
;
丁良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丁良福
.
冰川冻土,
1981,
(01)
:53
-56
[8]
Hemispheric snow cover and surface albedofor model validation .2 Robinson D A. Annals of Glaciology . 199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