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山洪灾害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17
作者
刘樯漪 [1 ,2 ]
程维明 [1 ,3 ]
孙东亚 [4 ,5 ]
王楠 [1 ,2 ]
方月 [6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4]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5] 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6] 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
关键词
山洪灾害; 地貌区划; 空间分布; 雨量(H6-50); 高程标准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87 [防洪工程];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山洪灾害发生频繁,区域分布差异性明显且难以预报,关于山洪灾害分布特征的研究对于山洪灾害预警、山洪灾害防治区规划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历史山洪灾害点为基础数据,以6个一级地貌大区(东部平原低山丘陵大区(Ⅰ)、东南低山丘陵平原大区(Ⅱ)、华北-内蒙东中山高原大区(Ⅲ)、西北高中山盆地高原大区(Ⅳ)、西南中低山高原盆地大区(Ⅴ)、青藏高原高山极高山盆地谷地大区(Ⅵ))为基本分析单元,统计对比不同地貌区域内山洪灾害数目、密度,并进一步分析山洪灾害随高程、高程标准差以及50年一遇6 h雨量(H6-50)的分布情况,从而获得中国历史山洪灾害的主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山洪灾害集中分布于东南低山丘陵平原大区及西南中低山高原盆地大区,占全国山洪灾害的60%左右。6 h雨量(H6-50)处于240~280 mm区域山洪灾害密度最大。高程标准差小于30 m区域山洪灾害密度较大。东南低山丘陵平原大区高程处于10~50 m间,高程标准差小于30 m,雨量(H6-50)在150~270 mm间地区山洪灾害密度较大;西南中低山高原盆地大区山洪灾害集中分布于高程600 m以下,高程标准差小于50 m,雨量(H6-50)大于120 mm地区。以地貌区划结果为基本分析单元相对于行政界线而言更有助于分析山洪灾害分布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1557 / 156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中国近40年来地貌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程维明
    周成虎
    申元村
    刘樯漪
    [J]. 地理学报, 2017, 72 (05) : 755 - 775
  • [2] 中国山洪灾害危险性评价
    赵刚
    庞博
    徐宗学
    王子丰
    史蓉
    [J]. 水利学报, 2016, (09) : 1133 - 1142+1152
  • [3] 中国地区SRTM3 DEM高程精度质量评价
    张朝忙
    刘庆生
    刘高焕
    丁树文
    李贺
    董金发
    [J]. 测绘工程, 2014, 23 (04) : 14 - 19
  • [4] 中国地貌区划新论
    李炳元
    潘保田
    程维明
    韩嘉福
    齐德利
    朱澈
    [J]. 地理学报, 2013, 68 (03) : 291 - 306
  • [5] SRTM DEM高程精度评价
    詹蕾
    汤国安
    杨昕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10, (01) : 34 - 36
  • [6] 我国山洪灾害成因分析
    任洪玉
    邹翔
    张平仓
    [J]. 中国水利, 2007, (14) : 18 - 20
  • [7] 中国山洪灾害区域特征及防治对策
    张平仓
    任洪玉
    胡维忠
    张明波
    石林
    张玻华
    [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7, (02) : 9 - 12+21
  • [8] 全国山洪灾害时空分布特点研究
    赵健
    范北林
    [J]. 中国水利, 2006, (13) : 45 - 47
  • [9] 湖北省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及降雨区划研究
    王仁乔
    周月华
    王丽
    柯怡明
    [J]. 高原气象 , 2006, (02) : 330 - 334
  • [10] 四川省山区城镇山洪灾害特征分析
    高延超
    何杰
    陈宁生
    第宝峰
    邓文静
    [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 84 -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