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蛙和中华大蟾蜍精子的超显微结构研究

被引:10
作者
莫慧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关键词
黑斑蛙; 中华大蟾蜍; 精子的超显微结构; 染色质; 中心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过去,在精子的超显微结构方面的研究虽然已积累了很多资料,但在无尾的两栖类,蛙和蟾蜍方面的研究却不多。施履吉等(1981)结合他们的生化工作,曾用液面铺片法研究了这两种两栖类染色质在超显微结构方面的异同。发现黑斑蛙的精子染色质保留了体细胞染色质的核小体的结构,而在蟾蜍染色质中则无核小体结构,取而代之的则为由精蛋白和DNA组成的纤维状结构。然而在原位的情况下,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和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asiaticus)的染色质呈何形态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81 / 3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对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和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asiatius)精子染色质的碱性蛋白和超微结构的比较研究 [J].
施履吉 ;
张基增 ;
严缘昌 ;
毛祖成 .
实验生物学报, 1981, (01) :8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