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苏科学技术合作中的技术转移

被引:7
作者
张柏春
张久春
姚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3]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
关键词
中国; 苏联; 科技合作; 中苏关系; 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22.9 [科学事业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初,苏联的技术援华推动了现代技术向中国的大规模转 移。50年代初,为更好地协调、管理中苏在科技合作中的各项事宜,成立了中苏科技合作委员会, 推动了双方在研究机构、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技术科学的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培养提高了我国科 研院所、设计机构和企业的技术能力。1956年,在苏联专家的建议和帮助下,我国制订了十二年 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确定了中国科技的发展方向、目标和基本政策,此举对我国科技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60年代初,随着两国关系的破裂,中苏科技合作中断,因而打乱了我国科技远景规 划的正常实施,造成了中方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和损失。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7+127 +127-12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20世纪50年代中国计算技术的规划措施与苏联援助 [J].
张久春 ;
张柏春 .
中国科技史料, 2003, (03) :4-30
[3]  
中国科学院编年史.[M].樊洪业主编;.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
[4]  
竺可桢日记.[M].苏宗伟;高 庄 主编.科学出版社.1989,
[5]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M].王寿椿;许煜 主编.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8,
[6]  
苏中关系.[M].[苏]鲍里索夫;[苏]科洛斯科夫 著;肖东川;谭实 译.三联书店.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