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和证据理论的NPD项目复杂性模糊评价

被引:17
作者
李仕峰
杨乃定
刘效广
机构
[1]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结构熵权; 证据理论; NPD项目复杂性; 模糊评价模型;
D O I
10.13587/j.cnki.jieem.2013.01.018
中图分类号
F273.2 [产品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文献综述和专家调查,构建了NPD项目复杂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结构熵权法"确定了各指标权重。基于证据"可信度"和"确定性",定义了证据"有效性",结合证据冲突全局分配的思想,改进了证据合成方法;运用改进的证据合成方法综合专家评价信息,构造了"模糊评价矩阵"。依据模糊评价原理对NPD项目复杂性进行评价,并结合算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6+134 +1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D-S证据理论合成规则及冲突问题 [J].
李文立 ;
郭凯红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0, 30 (08) :1422-1432
[2]   基于熵权未确知测度模型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价 [J].
贾正源 ;
赵亮 .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0, 38 (15) :33-37
[3]   评测指标权重确定的结构熵权法 [J].
程启月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0, 30 (07) :1225-1228
[4]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设备状态系统量化评价新方法 [J].
宾光富 ;
李学军 ;
DHILLON BalbirS ;
楚万文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0, (04) :744-750
[5]   基于新的证据冲突表示的信息融合方法研究 [J].
蒋雯 ;
张安 ;
邓勇 .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0, (01) :27-32
[6]   D-S证据理论中冲突证据的合成方法 [J].
刘海燕 ;
赵宗贵 ;
刘熹 .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05) :701-704
[7]   新产品开发模糊前端创意管理模型框架及实证分析——基于全面创新管理的全要素角度 [J].
余芳珍 ;
陈劲 ;
沈海华 .
管理学报, 2006, (05) :573-579
[8]   基于粗集-未确知测度模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J].
曹庆奎 ;
任向阳 ;
刘琛 ;
刘历波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6, (04) :67-72
[9]   一个证据推理模型及其在专家意见综合中的应用 [J].
杨春 ;
李怀祖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1, (04) :43-48
[10]  
熵与信息[M].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王彬编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