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昆仑山垭口地区第四纪地层石英砂表面特征与沉积环境
被引:18
作者
:
伍永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
伍永秋
崔之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
崔之久
葛道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
葛道凯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耕年
机构
:
[1]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来源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
1998年
/ 02期
基金
: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
昆仑山垭口,石英砂,环境演变;
D O I
:
10.16058/j.issn.1005-0930.1998.02.002
中图分类号
: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运用扫描电镜方法,对昆仑山垭口地区三岔河组地层和小南川组地层中的石英砂颗粒的表面特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了在三岔河组地层沉积时期,相对构造运动平稳,河流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侧向侵蚀和堆积,形成宽广的河谷.此为“昆仑-黄河运动”的发现和性质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昆仑-黄河运动的发现及其性质
崔之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理系
崔之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耕年
伍永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理系
伍永秋
[J].
科学通报,
1997,
(18)
: 1986
-
1989
[2]
昆仑山垭口区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迹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
崔之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理系
崔之久
伍永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理系
伍永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耕年
[J].
科学通报,
1995,
(07)
: 624
-
627
[3]
昆仑山垭口地区松散沉积物的石英砂表面特征及环境意义
李世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李世杰
[J].
冰川冻土,
1989,
(01)
: 89
-
91
[4]
扫描电镜在地质上的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陈丽华等著, 1986
←
1
→
共 4 条
[1]
昆仑-黄河运动的发现及其性质
崔之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理系
崔之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耕年
伍永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理系
伍永秋
[J].
科学通报,
1997,
(18)
: 1986
-
1989
[2]
昆仑山垭口区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迹的发现及其环境意义
崔之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理系
崔之久
伍永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理系
伍永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耕年
[J].
科学通报,
1995,
(07)
: 624
-
627
[3]
昆仑山垭口地区松散沉积物的石英砂表面特征及环境意义
李世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
李世杰
[J].
冰川冻土,
1989,
(01)
: 89
-
91
[4]
扫描电镜在地质上的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陈丽华等著, 198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