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流域不同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被引:2
作者
耿艳辉
闵庆文
吕爱锋
成升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泾河流域; 水土资源; 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功能分区; 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引发严重的生态问题,这些问题正逐步得到重视,相关的研究也备受关注。本文以泾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不同生态功能区对基于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水土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提供指导。本文首先将流域分为六个生态功能区,即东部山地水源涵养区(Ⅰ区)、西部山地水源涵养区(Ⅱ区)、北部丘陵沟壑水土保持区(Ⅲ区)、南部山地丘陵沟壑水土保持区(Ⅳ区)、塬地(阶地、平原)、农田保护区(Ⅴ区)、中部过渡区(Ⅵ区)。然后,确定了由两个系统即社会经济子系统和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子系统、8个综合性指标组成的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从生态环境现状(林草覆盖率和土地退化指数)、耕地压力、水足迹与水压力三个方面对各功能区及相互之间的差异性进行分项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各区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泾河流域除Ⅴ区处于比较协调状态外,其他各区(面积总计占90.09%)均处于不协调状态,这反映出流域总体可持续发展能力差。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构及其应用研究.[D].兰国良.天津大学.2004, 03
[2]  
退耕还林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张秋良.北京林业大学.2003, 02
[3]   中国城市的资源集约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王家庭 ;
赵亮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5) :45-52
[4]   泾河流域耕地-人口-粮食系统与耕地压力指数时空分布 [J].
耿艳辉 ;
闵庆文 ;
成升魁 ;
陈操操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10) :68-73
[5]   基于系统论的世界能源空间格局分析 [J].
朱孟珏 ;
陈忠暖 ;
蔡国田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5) :112-120
[6]   中国省域能源消费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 [J].
吴玉鸣 ;
李建霞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93-98
[7]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初步研究 [J].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地区研究所课题组 ;
高国力 .
宏观经济研究, 2007, (04) :3-10
[8]   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李崇勇 ;
陈森林 ;
范源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7, (04) :1-4+8
[9]   中国耕地压力指数时空规律分析 [J].
朱红波 ;
张安录 .
资源科学, 2007, (02) :104-108
[10]   生态功能区划及其在生态安徽建设中的作用 [J].
贾良清 ;
欧阳志云 ;
张之源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1) :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