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子对赤潮藻类增殖及相关特性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张青田
张兆琪
董双林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青岛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青岛,,青岛,,青岛,
关键词
环境因子; 赤潮藻类; 增殖; 影响;
D O I
10.13984/j.cnki.cn37-1141.2002.01.012
中图分类号
X55 [海洋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水体富营养、微量元素等五个方面论述了环境因子对赤潮藻类增殖及演替等相关特性的影响。其中着重论述了不同形态、不同比例氮磷产生的影响;维生素等有机物与赤潮的密切关系;而微量元素主要讨论了铁和锰。此外,还论述了温度、盐度、扰动及微生物等因素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赤潮发生机理研究──海洋原甲藻的氮营养生理特征 [J].
黄晓航 ;
史冬梅 ;
张京浦 ;
刘海航 ;
吴超元 .
海洋与湖沼, 1997, (01) :33-38
[2]   氮、磷、维生素和微量金属对赤潮生物海洋原甲藻的增殖效应 [J].
王正方,张庆,卢勇,吕海燕 .
东海海洋, 1996, (03) :33-38
[3]   海洋围隔生态系中无机氮对浮游植物演替的影响 [J].
林昱 ;
唐森铭 ;
庄栋法 ;
陈孝麟 .
生态学报, 1994, (03) :323-326
[4]   嵊山水域中肋骨条藻赤潮发生过程主导因子分析 [J].
洪君超 ;
黄秀清 ;
蒋晓山 ;
王桂兰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3, (06) :135-141
[5]   围隔生态系内富营养对水体营养盐结构的扰动 [J].
唐森铭 ;
庄栋法 ;
林昱 ;
陈孝麟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3, (02) :135-140
[6]   盐田水域多纹膝沟藻赤潮发生过程的生态学研究 [J].
林永水 ;
周近明 ;
黎爱韶 .
热带海洋, 1993, (01) :46-50+107
[7]   铁对海洋硅藻的生物活性形式及其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J].
陈慈美 ;
蔡阿根 ;
陈雷 .
海洋通报, 1993, (03) :49-55
[8]   厦门西港赤潮成因的探讨 [J].
张珞平 ;
陈伟琪 .
海洋环境科学, 1992, (03) :71-74
[9]   沉积物二次污染对海域赤潮的影响 [J].
陈慈美 ;
林月玲 ;
吴瑜端 .
海洋通报, 1991, (05) :64-71
[10]   纳污海域营养物质形态及含量水平与浮游植物增殖竞争关系——Ⅰ.磷的效应 [J].
陈慈美 ;
包建军 ;
吴瑜端 .
海洋环境科学, 1990, (01)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