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离子注入法对白腐真菌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多酚氧化酶菌株的选育

被引:11
作者
荚荣
肖亚中
王硕为
朱强
机构
[1] 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白腐真菌; 孢子悬液; 紫外诱变; 离子注入; 多酚氧化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39.9 [应用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白腐真菌 F4孢子悬液进行紫外、N+离子注入诱变。诱变后待孢子长出单菌落 ,滴加茴香胺等多酚氧化酶底物 ,观察其颜色变化 ;经发酵筛选 ,获得一株多酚氧化酶高产菌 POP5 ,漆酶活力是原出发菌株的 16倍 ,并且得到一株多酚氧化酶缺失菌株 POL 1。紫外诱变 ,孢子浓度为 10 6~ 10 8个 / ml,照射时间 1~ 2ぁ m in;N+离子注入 ,孢子浓度为 10 5~ 10 6个 / ml,能量 2 0ぁ Kev,剂量为 5× 10 1 4 ぁ ions/ cm2 ,每个平板上生长 30个左右菌落是最佳诱变选育条件。与其它真菌的孢子相比 ,N+离子注入法对白腐真菌 F4孢子的致死率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12 / 2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FUNCTION OF LACCASE IN THE WHITE-ROT FUNGUS FOMES-ANNOSUS [J].
HAARS, A ;
HUTTERMANN, A .
ARCHIVES OF MICROBIOLOGY, 1980, 125 (03) :233-237
[2]  
The importance of phenol oxidase activity in lignin degradation by the white-rot fungus Sporotrichum pulverulentum[J] . Paul Ander,Karl-Erik Eriksson.Archives of Microbiology . 197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