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降雨下初始含水量对砂黄土硝态氮迁移特征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张长保 [1 ]
不详
王全九 [2 ]
不详
樊军 [1 ]
不详
李世清 [1 ]
不详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含水量; 人工降雨; 硝态氮; 砂黄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1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室内人工模拟降雨,研究了不同初始含水量砂黄土在降雨条件下入渗-径流、土壤侵蚀,以及NO3--N随径流流失和土壤深层淋溶特征。结果表明,初始含水量对产流时刻的影响在相对含水量为49.4%和76.9%之间存在一个转折点,高初始含水量较低含水量产流提前大约15 min;土壤侵蚀量随着土壤初始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对含水量为97.1%时,侵蚀泥沙量分别是相对含水量22.9%时的2.8倍,49.4%时的2.3倍,76.9%时的1.5倍。初始含水量高的处理径流初始NO3--N浓度高,随后各处理均衰减很快,10 min左右NO3--N含量趋于雨水本底值;土壤初始含水量越低,NO3--N被淋洗的程度越严重,土壤剖面中NO3--N的浓度峰越深。对于黄土高原坡地砂黄土NO3--N迁移特征来看,按照NO3--N迁移数量,随径流和泥沙流失量比向土壤深层迁移的数量小。说明在降雨条件下,NO3--N主要通过土壤深层淋溶损失,且土壤初始含水量越低其损失越严重。针对黄土高原降水量小、分布集中的特点,采取措施增加入渗,蓄积水分,在一定含水量下施肥,以提高氮肥利用率,降低NO3--N的淋溶。
引用
收藏
页码:894 / 89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土壤剖面不同层次标记硝态氮的运移及其后效 [J].
张丽娟 ;
巨晓棠 ;
张福锁 ;
彭正萍 .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09) :1964-1972
[2]   坡度对黄土坡面养分流失的影响实验研究 [J].
孔刚 ;
王全九 ;
樊军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03) :14-18
[3]   测定土壤硝态氮的紫外分光光度法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J].
宋歌 ;
孙波 ;
教剑英 .
土壤学报, 2007, (02) :288-293
[4]   旱地土壤硝态氮残留淋溶及影响因素研究 [J].
王朝辉 ;
李生秀 ;
王西娜 ;
苏涛 .
土壤, 2006, (06) :676-681
[5]   牧草覆盖对坡面土壤矿质氮素流失的影响 [J].
张亚丽 ;
李怀恩 ;
张兴昌 ;
肖波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2) :2297-2301
[6]   人工降雨条件下黄土坡面养分随径流迁移试验 [J].
王辉 ;
王全九 ;
邵明安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6) :39-44
[7]   土壤初始含水率对坡面降雨入渗及土壤水分再分布的影响 [J].
陈洪松 ;
邵明安 ;
王克林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1) :44-47
[8]   径流与坡面土壤矿质氮素的作用深度研究 [J].
张兴昌 ;
张亚丽 .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5, (17) :1256-1259
[9]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政策和措施 [J].
朱兆良 ;
孙波 ;
杨林章 ;
张林秀 .
科技导报, 2005, (04) :47-51
[10]   黄土旱塬塬面生态系统土壤硝酸盐累积分布特征 [J].
樊军 ;
邵明安 ;
郝明德 ;
王全九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1)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