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植被退化/恢复影响的空间格局——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46
作者
周洪建 [1 ,2 ,3 ]
王静爱 [1 ,2 ,3 ]
岳耀杰 [1 ,2 ,3 ]
李睿 [1 ,2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区域地理研究实验室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植被退化; 植被恢复; 修正的归一化植被指数(C-NDVI); 空间格局; 陕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基于陕西省1998~2005年SPOTVEG NDVI月数据和月降水序列的相关性分析,构建修正的归一化植被指数(C-NDVI)剔除降水量对NDVI的影响,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植被影响的空间格局。主要结论:①陕西省NDVI和降水量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呈现出北高南低中间最低的空间格局,与所处气候带和土地利用状况的差异有关;②1998~2005年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北部地区以植被恢复为主,年增长率在2.1%~4.1%,其驱动力主要是退耕还林(草)、防沙治沙工程中对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性措施;中部平原区水浇地、城镇用地集中分布,表现出水浇地区人为活动对植被变化基本无影响,而城镇用地扩展区导致植被退化;中北部、南部林地分布区地形坡度大、降水量相对丰富,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表现为植被退化,可能是经济林、用材林的周期性采伐所致。研究可为区域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规划和调整生态建设布局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847 / 485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SWAT模型辅助下的生态恢复水文响应——以陇西黄土高原华家岭南河流域为例 [J].
宋艳华 ;
马金辉 .
生态学报, 2008, (02) :636-644
[2]   生态恢复与重建研究综述 [J].
米文宝 ;
谢应忠 .
水土保持研究, 2006, (02) :49-53+77
[3]   近30年中国陆地表层干湿状况研究 [J].
吴绍洪 ;
尹云鹤 ;
郑度 ;
杨勤业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3) :276-283
[4]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恢复生态学 [J].
任海 ;
彭少麟 ;
陆宏芳 .
生态学报, 2004, (08) :1760-1768
[5]   恢复生态学焦点问题 [J].
彭少麟 ;
陆宏芳 .
生态学报, 2003, (07) :1249-1257
[6]  
Study on spatial pattern of land-use change in China during 1995—2000[J]. 刘纪远,刘明亮,庄大方,张增祥,邓祥征.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3(04)
[7]   基于NOAA-AVHRR NDVI和GIS的广东植被光能利用率及其时空格局 [J].
郭志华 ;
彭少麟 ;
王伯荪 .
植物学报, 2001, (08) :857-862
[8]   NDVI-based increase in growth of temperate grasslands and its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s in China [J].
Piao, Shilong ;
Mohammat, Anwar ;
Fang, Jingyun ;
Cai, Qiang ;
Feng, Jianmeng .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HUMAN AND POLICY DIMENSIONS, 2006, 16 (04) :340-348
[9]   Land-cover change detection using multi-temporal MODIS NDVI data [J].
Lunetta, Ross S. ;
Knight, Joseph F. ;
Ediriwickrema, Jayantha ;
Lyon, John G. ;
Worthy, L. Dorsey .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2006, 105 (02) :142-154
[10]   Using the satellite-derived NDVI to assess ecological responses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J].
Pettorelli, N ;
Vik, JO ;
Mysterud, A ;
Gaillard, JM ;
Tucker, CJ ;
Stenseth, NC .
TRENDS IN ECOLOGY & EVOLUTION, 2005, 20 (09) :50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