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过程的碳足迹评价与应用初探

被引:23
作者
代方舟 [1 ,2 ]
吴迪 [3 ]
王丹寅 [1 ,2 ]
杜冲 [4 ]
刘鑫磊 [4 ]
易嗣宣 [4 ]
黄少良 [5 ]
王丽华 [4 ]
严岩 [6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北京林业大学
[4]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5]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6]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工业碳足迹; 碳足迹; 温室气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碳足迹作为计算和评价人类活动的温室气体负荷的重要方法之一,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并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和评价实践。基于大规模工业生产是温室气体人为排放最主要来源的背景和工业过程温室气体控制对遏制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提出工业过程碳足迹的概念,分析工业碳足迹的内涵,讨论工业碳足迹的系统边界,构建工业碳足迹的核算框架,从产品、企业、区域三个层面对工业碳足迹的应用及其意义进行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低碳产品和服务评价技术标准及碳标签发展现状 [J].
刘正权 ;
陈璐 .
中国建材科技, 2010, (S2) :69-78
[2]   碳足迹分析方法研究综述 [J].
王微 ;
林剑艺 ;
崔胜辉 ;
吝涛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33 (07) :71-78
[3]   家庭模式对碳排放影响的宏观实证分析 [J].
陈佳瑛 ;
彭希哲 ;
朱勤 .
中国人口科学, 2009, (05) :68-78+112
[4]  
我国工业碳源和能源碳源排碳量估算研究[D]. 车卫红.北京林业大学 2010
[5]  
生命周期评价[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邓南圣,王小兵主编, 2003
[6]  
中国温室气体减排技术选择及对策评价[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胡秀莲,姜克隽等著, 2001
[7]  
The geography of metropolitan carbon footprints[J] . Marilyn A. Brown,Frank Southworth,Andrea Sarzynski. &nbspPolicy and Society . 2009 (4)
[8]  
游客个人碳足迹与低碳旅游行为意向之研究——以坪林乡为例. 陈世贤. 逢甲大学 . 2008
[9]  
气候变化2007:综合报告.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 2007
[10]  
Carbon footprint a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 for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Laurent A,Olsen S L,Hauschild M Z.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