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7 条
芭蕉芋套作玉米不同模式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被引:9
作者:
罗亚红
周正邦
欧珍贵
龚德勇
周祥
机构:
[1] 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芭蕉芋;
糯玉米;
套作模式;
产量;
效益;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0.26.129
中图分类号:
S632.3 [芋];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索芭蕉芋与玉米的合理套作模式,提高种植效益。[方法]紫叶红花芭蕉芋200cm×60cm×50cm、230cm×60cm×50cm、250cm×60cm×50cm双行双株沟植,行间60cm×50cm双行双株套作紫糯1号玉米,以170cm×60cm双行穴植芭蕉芋、行间60cm×50cm双行双株套作玉米为对照,研究不同套作模式对芭蕉芋萌芽率、分蘖数及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3种套作模式芭蕉芋的萌芽率分别为61.0%、61.0%、65.9%,均高于对照(58.9%);收获期分蘖数分别为11.6、12.5和10.3个,分别比对照增加38.1%、48.8%、22.6%。230cm×60cm×50cm套作模式下,芭蕉芋产量为66405kg/hm2,鲜糯玉米产量为9435kg/hm2,纯收益为31650元/hm2,分别比对照增加41.8%、50.8%和87.7%。[结论]230cm×60cm×50cm为芭蕉芋套作玉米的合理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4291 / 14292
页数: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