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区生态足迹差异的生态适度人口研究

被引:24
作者
陈勇 [1 ,2 ]
茆长宝 [1 ,2 ]
程琳 [3 ]
机构
[1] 四川大学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所
[2] 四川大学人口研究所
[3]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生态足迹; 地区差异; 生态适度人口; 中国;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9.02.025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生态足迹理论为基础,对2006年我国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各省区以及东、中、西三大地带生态适度人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2006年我国共有25个省份出现生态赤字,最大赤字省份为上海,达到1.93。各地区人均生态足迹由东向西逐渐递减,生态承载力由东向西逐渐增加,生态赤字由东向西逐渐递减。地区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表现为:西部大于中部,中部大于东部。第二,2006年我国有25个省区出现生态人口赤字。全国的生态适度人口为62482.41万人,赤字人口达到66648.59万人,赤字人口比例达到51.61%,人口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压力巨大。第三,生态赤字人口在地区间表现为由东向西的递减趋势,东部地区赤字最严重,西部最优。
引用
收藏
页码:560 / 5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中国生态可持续性分析 [J].
陈成忠 ;
林振山 ;
梁仁君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2) :230-236
[2]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生态人口过剩 [J].
马晓钰 .
广东社会科学, 2007, (05) :189-194
[3]   可持续性评价的ImPACTS等式 [J].
徐中民 ;
程国栋 ;
邱国玉 .
地理学报, 2005, (02) :198-208
[4]   中国历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可持续性评估 [J].
刘宇辉 ;
彭希哲 .
生态学报, 2004, (10) :2257-2262
[5]   生态足迹与区域生态适度人口——以西部12省市为例 [J].
彭希哲 ;
刘宇辉 .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4, (04) :9-15+28
[6]   甘肃省河西绿洲农业区生态足迹动态研究 [J].
蔺海明 ;
颉鹏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5) :827-832
[7]   中国1999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发展能力分析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程国栋 ;
陈东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2) :280-285
[8]   生态足迹的概念及计算模型 [J].
张志强 ;
徐中民 ;
程国栋 .
生态经济, 2000, (10) :8-10
[9]  
生态经济学理论方法与应用.[M].徐中民等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10]  
人口通论.[M].(法)阿尔弗雷·索维(A.Sauvy)著;查瑞传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