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ect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Cellulase Additiv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n the Fermentation Quality of Corn and Guineagrass Silages

被引:7
作者
张建国
熊井清雄
福见良平
符义坤
机构
[1] 爱媛大学农学院
[2]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关键词
玉米青贮料,大黍青贮料,乳酸菌,支顶孢属纤维素酶,发酵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两项试验中,用玉米(ZeamaysL.)(试验1)和大黍(PanicummaximumJacq.)(试验2)加入外加剂乳酸菌(LAB)、支顶孢属纤维素酶(AC)及二者的结合(AC+LAB)做处理,不加外加剂为对照,分别在10、20、30和40℃恒温下青贮。结果表明,试验1中所有玉米青贮料,虽然与10℃低温和40℃高温时相比在20和30℃时的效果略好,但无论在何种外加剂和温度下都保存良好。在试验2中,AC与AC+LAB在所有温度处理下均比对照和LAB更显著地提高了大黍青贮料的pH值和乳酸的含量,而且在40℃时显著地减少了丁酸和挥发性碱性氮(VBN)的含量。在各个温度水平中,外加剂乳酸菌对发酵均无甚影响。无论是否加入外加剂,在30℃的所有大黍青贮料的丁酸含量均最高。与对照和加入LAB的相比,单独加入AC及其与LAB结合,均使玉米和大黍青贮料中的结构性醣类有部分的降解,并减低了NDF和ADF的含量。但温度对AC的降解能力无显著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6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