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水合物成矿带的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13
作者
沙志彬 [1 ]
王宏斌 [2 ]
杨木壮 [3 ]
梁金强 [2 ]
张光学 [2 ]
刘学伟 [4 ]
龚跃华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3]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4]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成矿带; 识别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44.4 [石油和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824 ;
摘要
在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资料解释过程中,常规地震剖面上难以识别水合物成矿带的准确位置。通过多年的实践对比研究,认为波形、速度反演、速度模型、流体因子、瞬时振幅、相对极性和能量半衰时等各种地震剖面,能够较好地揭示水合物成矿带的地球物理异常特征。收集整理了一部分国内外对水合物成矿带的识别技术,并提出了在无井的情况下,如何利用波形、速度和各种地震属性剖面所提供的信息来确定水合物成矿带的一些新想法,以期对水合物资源量的评估能提供比较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38 / 44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波形曲线特征在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研究中的地质意义 [J].
沙志彬 ;
张光学 ;
杨木壮 ;
梁金强 ;
王宏斌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6, (03) :944-948
[2]   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速度研究 [J].
梁劲 ;
王宏斌 ;
郭依群 .
现代地质, 2006, (01) :123-129
[3]   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计算方法与参数选择探讨 [J].
王淑红 ;
宋海斌 ;
颜文 .
现代地质, 2005, (01) :101-107
[4]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BSR成因 [J].
吴志强 ;
陈建文 ;
龚建明 ;
肖国林 ;
文丽 .
海洋地质动态, 2004, (06) :25-30
[5]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研究(Ⅳ):双似海底反射 [J].
宋海斌 ;
江为为 ;
张岭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3, (03) :497-502
[6]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研究(III):似海底反射 [J].
宋海斌 ;
张岭 ;
江为为 ;
郝天珧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3, (02) :182-187
[7]  
BSR的反射波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识别的应用.[J].沙志彬;杨木壮;梁金强;龚跃华;.南海地质研究.2003, 00
[8]   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方法—BSR适用性探析 [J].
雷怀彦 ;
郑艳红 ;
吴保祥 .
海洋石油, 2002, (04) :1-8
[9]  
Seismic character of gas hydrates on the Southeastern U.S. continental margin.[J].M. W. Lee;D. R. Hutchinson;W. F. Agena;W. P. Dillon;J. J. Miller;B. A. Swift.Marine Geophysical Researches.1994, 3
[10]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地震学.[M].张光学等主编;.海洋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