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犯共犯的实质客观论

被引:1
作者
杜宣
机构
[1] 东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身份犯; 共犯; 正犯; 行为共同; 实质客观论;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5.02.010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对身份犯共犯问题把握,应以妥当的共犯本质及处罚根据为理论依据,使其能与共犯之核心的正犯理论相契合。共犯是一种违法形态,非犯罪形态,是行为共同,非犯罪(罪名)共同,存在违法连带。刑法身份直接影响犯罪成立及刑罚,身份犯共犯已突破狭义共犯范畴,鉴于我国共犯体系的不足及正犯的形式客观说的缺陷,应倡导正犯的实质客观说;未实行者、非身份者行为的法益侵害性与实行者、身份者同质,具有正犯地位。限制从属性与行为共同说相通,适用于教唆犯、帮助犯,认可共同正犯但不具从属性。不同类型身份犯共犯行为的定性及刑罚,应追求刑罚的实质合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0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刑法总论.[M].(日) 山口厚;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  
刑法原理.[M].张明楷; 著.商务印书馆.2010,
[3]  
实质刑法观.[M].刘艳红;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  
日本刑法总论.[M].(日) 西田典之;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  
外国刑法纲要.[M].张明楷;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6]  
刑法学.[M].张明楷著;.法律出版社.2003,
[8]   共谋共同正犯论 [J].
刘艳红 .
中国法学, 2012, (06) :113-131
[9]   共谋共同正犯的理论误区及其原因 [J].
刘艳红 .
法学, 2012, (11) :100-111
[10]   论身份犯的竞合 [J].
周光权 .
政法论坛, 2012, 30 (05) :12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