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水河断裂带水平断错地貌特征与强震复发间隔估算

被引:6
作者
张新俊
机构
[1] 四川省地震局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 地震; 水平断错; 断错地貌; 复发间隔; 地貌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以野外地貌填图资料为基础,结合鲜水河断裂带的历史地震资料(1725—1983),探讨了该带自晚第四纪以来的水平错动速率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由地貌资料反映的断层长期滑动速率最大值的平均值,基本上与由历史地震资料所得结果相一致;断裂带的中、弱震位错与断层蠕变量相当。用文献[10]的方法估算的该带强震复发间隔与历史地震记载(1725—1983)的平均复发间隔相近。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鲜水河断裂反“多”字型地裂缝带的成因机制 [J].
钱洪 .
地震地质, 1983, (03) :75-79+83
[2]   鲜水河断裂带深部情况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J].
蒋能强 .
西北地震学报, 1983, (03) :57-62
[3]   活动走滑断裂带的断错水系与地震 [J].
丁国瑜 .
地震, 1982, (01) :3-8
[4]   我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现代构造活动特征的探讨 [J].
阚荣举 ;
张四昌 ;
晏凤桐 ;
俞林胜 .
地球物理学报, 1977, (02) :96-109
[5]  
大陆地震活动和地震预报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国家地震局科技监测司 编.地震出版社.1984,
[6]  
地震力学.[M].[日]笠原太一 著;赵仲和 译.地震出版社.1984,
[7]  
贡嘎山地理考察.[M].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编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3,
[8]  
活断层研究.[M].古宾 著;沈德富 译.地震出版社.1983,
[9]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工作报告.[M].国家地震局著;.地震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