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三产业就业潜力与调整升级——基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国际比较与分析

被引:15
作者
朱相宇 [1 ]
乔小勇 [2 ]
机构
[1]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情调查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2]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就业潜力; 产业结构偏离度; 国际比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F249.21 [劳动力];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020207 ; 020106 ;
摘要
通过与国际标准模式和日本东京的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北京第三产业偏离度较高,就业潜力较少。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在于先进的产业结构比例与落后的产业发展水平相矛盾。为此,应对措施是:积极发挥二产的带动作用,创造新需求,带动服务业新供给和提升供给层次;积极发挥三产的引导作用,创造新供给,引导工业新需求和提升需求层次;强化服务贸易,借助国外先进经验,推动二产、三产互动升级和就业扩大;提高就业人员素质,依托首都人才优势,支撑第三产业向高端升级。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服务贸易对我国服务业就业的影响 [J].
魏君英 ;
张明如 .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13, 28 (01) :71-78
[2]   2001~2010年北京人口空间分布特征与机制研究 [J].
张尔薇 ;
李力 .
北京规划建设, 2012, (05) :13-18
[3]   农民工就业的职业选择、工资差异与人力资本约束 [J].
杨晓军 ;
陈浩 .
改革, 2008, (05) :95-100
[4]   我国工业、服务业比较生产率差距拉大:现象与原因 [J].
陈凯 .
统计与决策, 2006, (09) :80-82
[5]   东京工业结构演化模式及其驱动力研究 [J].
刘秉泰 ;
卢明华 ;
李涛 .
世界地理研究, 2003, (01) :86-92
[6]  
北京市环保局 2012年工作总结和 2013年工作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