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迸活力: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政策的经济效应研究

被引:19
作者
周迪 [1 ]
王明哲 [2 ]
机构
[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计量经济史研究中心
[2] 不详
关键词
扶贫改革试验区; 政策效应; 倾向得分匹配; 双重差分; 三重差分; 中介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的设立是中国政府为了缓解相对贫困,在东部地区率先开展的扶贫改革创新举措。客观评价其实施效果,将为扶贫改革试验区创新扶贫形式的推广提供证据支撑与经验借鉴。本文以扶贫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9~2016年东部八省共144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县的面板数据,首先采用逐年倾向得分匹配法将多期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匹配,进而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扶贫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对促进当地发展的作用,然后采用三重差分法验证地区异质性所导致的政策效应差异,最后利用中介效应分析讨论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扶贫改革试验区的设立能够推动当地经济和农业的发展并形成持续作用的"良性循环";并且,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上,扶贫改革试验区的政策效应不存在省份差异,但在促进当地农业发展上存在省份差异;进一步发现,试验区的设立通过提升城镇人口数量与固定资产投资额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并通过提升农业机械总动力来推动当地农业发展。基于所得结论,本文提出应积极推广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的实施经验,各地区需因地制宜地借鉴学习,坚持改革为本建设幸福乡村。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44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从人口因素看我国经济中长期走势 [J].
李超 ;
孙欧 .
上海金融 , 2019, (01) :50-58
[2]   国家级贫困县的设立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吗?——基于PSM-DID方法的实证研究 [J].
黄志平 .
中国农村经济, 2018, (05) :98-111
[3]   扶贫措施供给的多样化与精准性——基于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精准扶贫措施创新的比较与分析 [J].
左停 ;
金菁 ;
赵梦媛 .
贵州社会科学, 2017, (09) :117-124
[4]   对口支援政策有效吗?——来自19省市对口援疆自然实验的证据 [J].
刘金山 ;
徐明 .
世界经济文汇, 2017, (04) :43-61
[5]   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扶贫政策的创新 [J].
林万龙 ;
李成威 ;
陆汉文 ;
曹洪民 .
经济纵横, 2016, (06) :80-85
[6]   国家高新区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吗?——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验证 [J].
刘瑞明 ;
赵仁杰 .
管理世界, 2015, (08) :30-38
[7]   扶贫贴息制度改革与“贫困瞄准”:理论框架和经验证据 [J].
吴本健 ;
马九杰 ;
丁冬 .
财经研究, 2014, 40 (08) :106-118
[8]  
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 温忠麟,叶宝娟.心理科学进展. 2014(05)
[9]   税收竞争、税收执法与企业避税 [J].
范子英 ;
田彬彬 .
经济研究, 2013, 48 (09) :99-111
[10]   政府间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努力 [J].
乔宝云 ;
范剑勇 ;
彭骥鸣 .
管理世界, 2006, (03) :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