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波谱分析对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功能定位

被引:9
作者
钟静玫
武绍远
许秀锋
戴敏方
王波
赵英
丁里
马莎
郑昆文
机构
[1]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
[3]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磁共振室
关键词
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磁共振波谱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45.2 [核磁共振成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用磁共振波谱分析的方法 ,研究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脑生化物质代谢在不同脑区域内的变化 ,以证明丘脑是否可以作为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定位区域 ;以及研究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与抑郁症和正常人之间 ,是否存在不同脑区域间的生化代谢的不同。方法 :对 6名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者 ,11名抑郁症患者 ,8名正常人用磁共振波谱分析的单体素定位扫描的方法 ,扫描各组对象的左右丘脑 ,在部位上对比以额叶 ,获得NAA(天门冬氨酸 ) ,Cho(胆碱 ) ,Cr(肌酸 )的波峰下面积 (Inte gral) ,取相对值NAA/Cr和Cho/Cr作为分析指标 ,进行不同组间 ,不同部位间的对比分析。结果 :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组NAA/Cr值在优势半球丘脑上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抑郁症组在非优势半球额叶的Cho/Cr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在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组中优势半球丘脑的Cho/Cr明显低于非优势半球丘脑 (P <0 .0 5 ) ,但这种差异的大小在三组间没有区别 (P >0 .0 5 )。结论 :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者的优势半球丘脑存在着神经元的受损 ,故优势半球丘脑可能成为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功能定位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精神病学.[M].王祖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 [2] 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 [3] 核磁共振新技术研究与临床应用.[M].谢敬霞主编;.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