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皖江经济区城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被引:1
作者
胡贝贝 [1 ]
邹翔 [2 ]
机构
[1] 安徽大学商学院
[2] 东北财经大学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
关键词
皖江经济区; 主成分分析; 创新能力;
D O I
10.19371/j.cnki.issn1008-6021.2013.02.010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 ; 020202 ;
摘要
选取能够反映创新能力的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皖江经济区9个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并判定各城市的创新能力。结果表明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这四个城市要明显优于其他五个城市,皖江经济区各城市的创新能力整体处于不平衡状态。针对上述状况,提出提高皖江经济区的城市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安徽省R&D投入及其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J].
陈信伟 ;
姚佐文 .
技术经济 , 2011, (02) :16-22
[2]   安徽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现状及共享利用的思考 [J].
李金根 .
安徽科技, 2010, (02) :42-44
[3]   我国R&D分类投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回归分析及思考 [J].
严晓珺 .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4) :38-41
[4]   科技人力资源区域集聚能力的实证研究 [J].
王奋 ;
赵宏宇 .
中国科技论坛, 2006, (02) :137-140+144
[5]   主成分分析法在地区综合实力评价中的应用 [J].
冯利华 ;
马未宇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 (06) :73-75
[6]   主成分分析方法在区域经济研究中的应用——以新疆为例 [J].
高志刚 ;
韩延玲 .
干旱区地理, 2001, (02) :15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