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钱预期下多次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研究

被引:3
作者
贾钢
李婉丽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多次定向增发; 圈钱动机; 信息不对称; 公告效应;
D O I
10.13781/j.cnki.1007-9556.2013.07.006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从多次进行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角度分析了重复再融资公告背后的圈钱动机和市场反应,结果表明:市场对于后续再融资公告的态度是消极的,具体表现为公告效应随着公告次数增加而依次递减;多次定向增发公告前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增大的趋势;首次公告效应对于公司进行后续发行概率没有显著的反馈效应,而且后续发行预案公告前现金持有水平越高的公司实施多次发行的可能性(概率)越大;超额持有现金会显著减弱公司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因此,圈钱动机可能是促使公司多次定向增发的重要因素,而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识别这种动机并做出消极回应,导致多次实施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递减。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融资受限、大股东“圈钱”与再发行募集资金滥用 [J].
朱云 ;
吴文锋 ;
吴冲锋 ;
芮萌 .
管理科学学报, 2009, 12 (05) :100-106+108
[2]  
利益输送、信息不对称与定向增发折价[J]. 何贤杰,朱红军.中国会计评论. 2009(03)
[3]   大股东控制下的定向增发和财富转移——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张鸣 ;
郭思永 .
会计研究, 2009, (05) :78-86+97
[4]   定向增发“盛宴”背后的利益输送:现象、理论根源与制度成因——基于驰宏锌锗的案例研究 [J].
朱红军 ;
何贤杰 ;
陈信元 .
管理世界, 2008, (06) :136-147+188
[5]   控制权收益的股权再融资信号探析 [J].
徐浩萍 ;
王立彦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6, (08) :24-29
[6]   公司治理机制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 [J].
辛宇 ;
徐莉萍 .
管理世界, 2006, (05) :136-141
[7]   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动因研究 [J].
张为国 ;
翟春燕 .
会计研究, 2005, (07) :19-24+96
[8]   基于政策监管下的新股增发与股市波动研究 [J].
张人骥 ;
刘春江 .
财经研究, 2005, (06) :120-131
[9]   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研究 [J].
刘少波 ;
戴文慧 .
经济研究, 2004, (05) :88-97
[10]   影响中国上市公司配股决策的因素分析 [J].
李志文 ;
宋衍蘅 .
经济科学, 2003, (03) :5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