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拉拉铜矿构造成矿动力学机制

被引:17
作者
周家云 [1 ]
陈家彪 [2 ]
沈冰 [2 ]
朱志敏 [2 ]
刘飞燕 [2 ]
罗丽萍 [2 ]
李潇雨 [2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关键词
拉拉铜矿; 控矿构造; 成矿动力学;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8.01.018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矿区区域构造背景、矿区构造特征、构造控矿特征的研究,得出了矿区岩石圈在经历了火山地堑、挠曲沉降和回返褶皱封闭几个构造-岩浆演化阶段后,形成了该区东西向和南北向构造叠加格局。早期东西向张性断裂构造为含矿岩浆的侵位提供了通道和空间,控制了含矿岩体的分布范围和展布形态,促使了成矿元素的初始富集,中期东西向叠瓦式冲断-褶皱构造体系应是成矿期构造,它为成矿元素的活化、迁移、富集、成矿提供了动力、通道和空间,晚期南北向褶皱构造应是成矿后构造,它对矿床起着改造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