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聚类分析法在玉米自交系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6
作者
彭云承
张正
机构
[1] 新疆伊犁地区农科所!伊宁
[2] 不详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聚类分析; 配合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本所新育成的7个自交系和一个外引系武314等8个自交系12个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分为6大类。根据杂优模式规律、同类之间无杂种优势。而不同类之间有较大杂种优势。本所近几年的育种实践证明,将生育期相近的不同类自交系进行组配可获得理想效果,同类之间组配无杂种优势。因此在组配之前先将自交系进行分类,将不同类之间的自交系进行组配,可减少育种的盲目性,提高育种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我国玉米杂交种发展的主要历程、差距和对策 [J].
吴景锋 .
玉米科学, 1995, (01) :1-5
[2]   我国50个常用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分析及利用 [J].
刘新芝 ;
思扬 ;
杨太兴 ;
段章雄 .
作物杂志, 1990, (03) :11-12
[3]   中国玉米杂交种的种质基础 [J].
曾三省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0, (04) :1-9
[4]   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评述 [J].
吴景锋 .
中国农业科学, 1983, (02) :1-8
[5]  
玉米育种学[M]. 农业出版社 , 刘纪麟主编, 1991
[6]  
植物育种的数量遗传学基础[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马育华 编著,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