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次生代谢物积累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38
作者
董娟娥
梁宗锁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杨陵
[3] 陕西杨陵
关键词
次生代谢物; 合成积累规律; 采样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6.8 [植物次生物质];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针对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规律研究中经常出现结论不相一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根据作者的研究实践和对文献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在采收分析样品时忽视了地域、立地、个体、品系、年龄、采样部位、采样时期、样品贮存时间等差异因素对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干扰,特别是对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认识不足。但是,这些因素所产生的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差异性,是植物遗传学(基因型杂合)、生态学(环境差异)特性所引起的,是客观存在。如果在采样过程中忽视了上述因素,测试样品来源(采样)不在同一水平,其测试数据的分析比较就失去了一致性、可比性的前提条件,即使植物次生代谢物含量测试方法精确一致,其结论也不符合客观规律。因此,在进行植物次生代谢物合成积累规律研究时,排除上述干扰因素的样品来源(采样)是至关重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979 / 19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杜仲次生代谢物部位差异性的研究 [J].
张康健 ;
董娟娥 ;
马柏林 ;
高锦明 ;
韩学文 .
林业科学, 2002, (06) :12-16
[2]   银杏叶黄酮类化合物合成代谢规律的研究 [J].
程水源 ;
王燕 ;
李俊凯 ;
顾曼如 ;
束怀瑞 .
林业科学, 2002, (05) :60-63
[3]   银杏叶中化学成分的遗传变异 [J].
张云跃 ;
林睦就 ;
马常耕 .
林业科学, 2002, (04) :72-77
[4]   164种中药乙醇提取物抗真菌作用研究 [J].
宫毓静 ;
安汝国 ;
虞慧 ;
王理达 ;
郑俊华 ;
果德安 .
中草药, 2002, (01) :44-49
[5]   杜仲叶次生代谢物与个体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 [J].
张康健 ;
白明生 ;
张檀 ;
马希汉 ;
高锦明 .
林业科学, 2001, (06) :45-51
[6]   不同物候期金银花中总绿原酸的积累动态研究 [J].
邢俊波 ;
李萍 ;
温德良 .
中国中药杂志, 2001, (07) :23-25
[7]   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期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 [J].
刘高峰 ;
孙考祥 ;
黄丽君 ;
周桂芬 ;
王秀敏 ;
王栋 .
中医药学报, 2001, (03) :51-51
[8]   物候对益母草生长和总生物碱积累的影响 [J].
张飞联 ;
赵仕湘 ;
吴爱娟 ;
徐建中 ;
盛束军 .
中草药, 2000, (05) :53-56
[9]   不同生长季节及生长年限银杏叶总萜内酯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J].
王先荣 ;
周正华 ;
杜安全 ;
夏重道 ;
王德群 ;
刘守金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0, (02) :10-12
[10]   不同树龄的银杏叶在不同生长季节中银杏总黄酮和总内酯的含量变化 [J].
仲英 ;
唐文照 ;
丁杏苞 ;
左春旭 .
中草药, 1999, (12) :90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