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地区柯石英榴辉岩变质作用的P-T-t轨迹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被引:19
作者
张泽明
游振东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系
关键词
柯石英榴辉岩; 岩相学; 矿物化学; P-T-T轨迹; 成因机制; 大别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大别山地区的柯石英榴辉岩进行了详细全面的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确定了柯石英榴辉岩的变质条件,识别出了榴辉岩化前的矿物包体及其角闪岩化、绿帘角闪岩化和绿片岩化3期退变质作用,进而再塑了一个呈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复杂P-T-t轨迹。由此讨论了柯石英榴辉岩的形成机制和地球动力学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9+243 +24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安徽岳西地区的含白云石柯石英榴辉岩
    张泽明
    [J]. 岩石学报, 1992, (01) : 97 - 102
  • [2] 安徽省大别山区含柯石英榴辉岩的地质特征
    梁万通
    荆延仁
    [J].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0, (04) : 393 - 398
  • [3] 大别山区含柯石英榴辉岩的发现
    潘国强
    荆延仁
    夏木林
    梁万通
    王小民
    刘忠光
    丸山茂德
    毛河光
    [J]. 地质论评, 1990, (04) : 359 - 363+386
  • [5] Coesite and pure pyrope in high-grade blueschists of the Western Alps: a first record and some consequences[J] . Christian Chopin.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198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