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邢台震源区波速比异常与地震的关系
被引:22
作者
:
嘉世旭,刘昌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嘉世旭,刘昌铨
机构
:
[1]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来源
:
地球物理学报
|
1996年
/ S1期
关键词
:
地震测深,波速比,震源岩性,邢台震源区;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通过对忻州─泰安人工地震测深剖面P波、S波的联合解释,得到沿剖面不同地质单元隆起区与裂陷区、震源区与非震区的速度和波速比结构.鲁西隆起和太行、山西隆起为较均匀的成层构造,地壳厚度分别为32km和40-43km,波速比为1.74.中段裂陷区构造变化较大,地壳厚度约30-33km,波速比为1.75-1.77.邢台地震区上地壳下部和中地壳出现高波速比1.77的异常,与裂陷区东的1.73形成明显的差异.由此推测,地震的发生不仅与震源区的构造有关,更主要是与震源区岩石的性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05 / 215
页数:11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