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分层土壤条件下滴头流量和间距对湿润体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王舒
李光永
王占胜
邱江泉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2] 山西省中心试验站
关键词
滴灌; 滴头流量; 滴头间距; 土壤水分; 湿润体;
D O I
10.13522/j.cnki.ggps.2005.04.010
中图分类号
S275.6 [滴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温室田间土壤大多容重分层和不均匀的特点,进行了原状分层、分层筛分均质和筛分均质3种土壤对湿润体影响的对比研究。试验地土壤为粉土(中国制分类),原状分层和分层筛分均质土壤0~20 cm容重为1.44 g/cm3,20~40 cm为1.63 g/cm3,40~60 cm为1.55 g/cm3,筛分均质土壤采用0~60 cm平均容重1.54 g/cm3。滴头流量设2.7 L/h和1.4 L/h二种,滴头间距有30,50,70,100 cm四种,采用剖面法观测土壤含水率和湿润体发展。试验结果表明:①湿润体在现场原状分层土壤、分层均质和均质土壤中有很大的区别,分层筛分均质和筛分均质土壤中均为碗状原状,而分层土壤的湿润体形状在灌水量较小时为碗状,随灌水时间的延长,其形状逐渐变为椭柱体;②土壤容重分层情况对湿润锋的运移影响很大,分层土壤由于20~40 cm容重较大纵向湿润锋发展缓慢,灌水历时8 h时最大纵向湿润锋分别为27 cm和25 cm,且原状分层土壤灌水量较大时出现0 cm深度处横向湿润锋小于-7-13 cm深度处湿润锋现象;而筛分均质土壤中纵向湿润锋明显大于分层土壤,灌水历时8 h时最大纵向湿润锋为32 cm;③原状分层土壤湿润体内平均含水率高于分层筛分均质和筛分均质土壤,但各组均高于田持,土壤含水率均匀度均在82%以上。基于这种结果,建议设计湿润比应根据温室土壤特点和设计灌水量进行现场测试确定,这样更符合实际情况。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滴灌系统运行方式对砂壤土水氮分布影响的试验研究
    李久生
    张建君
    饶敏杰
    [J]. 水利学报, 2004, (09) : 31 - 37
  • [2] 滴灌土壤湿润体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张振华
    蔡焕杰
    郭永昌
    耿宝江
    [J].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2) : 17 - 20
  • [3] 点源入渗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实验研究
    汪志荣
    王文焰
    王全九
    张建丰
    [J]. 水利学报, 2000, (06) : 39 - 44
  • [4] 滴灌土壤湿润体特征值的数值算法
    李光永
    曾德超
    [J]. 水利学报, 1997, (07) : 2 - 7
  • [5] 滴灌条件下沙地土壤水分分布与运移规律
    陈渠昌
    吴忠渤
    佘国英
    荣浩
    [J]. 灌溉排水, 1999, (01) : 29 - 32+39
  • [6] 微灌工程技术指南.[M].傅琳等编著;.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