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河口水沙分流和输移的探讨

被引:13
作者
胡静
陈沈良
谷国传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长江口; 水沙通量; 分流比; 分沙比; 汇沙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48.1 [];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据2002年9月长江口同步实测水文资料,运用标准水文法,对南、北支和南、北港的落潮分水分沙比和净泄分水分沙比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两者存在差异,后者更能反映分水分沙在长江河口演变中的作用,“涨潮汇沙比”更能揭示北支泥沙的倒灌。水沙平衡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北支仍趋于淤积,南支有冲刷迹象。经多站水沙综合分析,揭示了长江口水沙运动具有径流“主体南泄”、汊道“副淤主刷”和水沙“输移分异”等特征,并指出水沙“输移分异”是北港泥沙输运大于南港的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长江口北支入海河段的衰退机制 [J].
孟翊 ;
程江 .
海洋地质动态, 2005, (01) :1-10+45
[2]   伶仃河口湾铜鼓水域水沙净输运分析 [J].
Chen Zishen Institute of Estuarine and Coastal ResearchZhongshan University Guangzhou .
海洋工程, 1999, (01) :80-86
[3]   阿斯旺大坝的泥沙效应及启示 [J].
曹文洪 ;
陈东 .
泥沙研究, 1998, (04) :81-87
[4]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水沙输运机制分析 [J].
沈健 ;
沈焕庭 ;
潘定安 ;
肖成猷 .
地理学报, 1995, (05) :411-420
[5]   长江口南港环流及悬移物质输运的计算分析 [J].
王康墡 ;
苏纪兰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7, (05) :627-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