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定性调查:“求同法”、“求异法”与“求全法”的不同性质
被引:18
作者
:
黄盈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黄盈盈
[
1
]
潘绥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不详
潘绥铭
[
2
]
王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王东
[
1
]
机构
:
[1]
不详
[2]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3]
不详
[4]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来源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08年
/ 04期
关键词
:
定性调查;
求同法;
求异法;
求全法;
方法论;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C915 [社会调查和社会分析];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在确定定性调查的分类与性质时,不应该仅仅按照操作方式的不同来进行,而应该确定不同调查方法在"光谱式存在"中的相应位置。"求同法"就是寻找不同对象的相同侧面的共性,用以说明某个主题。它等同于缺乏检验手段的开放式问卷,更加靠近定量调查。"求异法"则是旨在发现同一主题在不同对象中的不同存在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更加靠近定性调查。唯有"求全法"才是定性调查的最理想状态,它强调在一个时空情境中深入地了解某个对象。这种对定性调查的性质划分,有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定量调查与定性调查的冲突。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元假设”:社会调查问卷的灵魂
潘绥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潘绥铭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盈盈
王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王东
[J].
学术界,
2008,
(03)
: 85
-
92
[2]
计算机辅助的定性分析方法
夏传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夏传玲
[J].
社会学研究,
2007,
(05)
: 148
-
163+245
[3]
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卢晖临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雪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1)
: 118
-
130+207
[4]
中国东北地区劳动力市场中的女性性工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盈盈
潘绥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潘绥铭
[J].
社会学研究,
2003,
(03)
: 51
-
63
[5]
质性研究方法刍议:来自社会性别视角的探索
熊秉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熊秉纯
[J].
社会学研究,
2001,
(05)
: 17
-
33+86
[6]
质的研究还是新闻采访——同陈向明博士等商榷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侯龙龙
[J].
社会学研究,
2001,
(01)
: 108
-
115
[7]
社会调查方法还是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学方法问题探讨之一
风笑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理工大学社会学系
风笑天
[J].
社会学研究,
1997,
(02)
: 23
-
32
[8]
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
陈向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陈向明
[J].
中国社会科学,
1996,
(06)
: 93
-
102
[9]
艾滋病时代的性生活[M]. 南方日报出版社 , 潘绥铭主编, 2004
[10]
社会调查,何谓真实-——兼谈问卷调查法与个案访谈法的争论. 潘绥铭.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 1996
←
1
→
共 10 条
[1]
“元假设”:社会调查问卷的灵魂
潘绥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潘绥铭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盈盈
王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王东
[J].
学术界,
2008,
(03)
: 85
-
92
[2]
计算机辅助的定性分析方法
夏传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夏传玲
[J].
社会学研究,
2007,
(05)
: 148
-
163+245
[3]
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卢晖临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雪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1)
: 118
-
130+207
[4]
中国东北地区劳动力市场中的女性性工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盈盈
潘绥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潘绥铭
[J].
社会学研究,
2003,
(03)
: 51
-
63
[5]
质性研究方法刍议:来自社会性别视角的探索
熊秉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熊秉纯
[J].
社会学研究,
2001,
(05)
: 17
-
33+86
[6]
质的研究还是新闻采访——同陈向明博士等商榷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侯龙龙
[J].
社会学研究,
2001,
(01)
: 108
-
115
[7]
社会调查方法还是社会研究方法?——社会学方法问题探讨之一
风笑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理工大学社会学系
风笑天
[J].
社会学研究,
1997,
(02)
: 23
-
32
[8]
社会科学中的定性研究方法
陈向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陈向明
[J].
中国社会科学,
1996,
(06)
: 93
-
102
[9]
艾滋病时代的性生活[M]. 南方日报出版社 , 潘绥铭主编, 2004
[10]
社会调查,何谓真实-——兼谈问卷调查法与个案访谈法的争论. 潘绥铭. 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 199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