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核技术研究孔雀石绿对鱼的诱变作用

被引:23
作者
周立红
陈学豪
徐长安
机构
[1] 厦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2] 福建省水产养殖公司
关键词
微核率; 孔雀石绿; 诱变性;
D O I
10.19715/j.jmuzr.1997.02.012
中图分类号
S948 [水产药物学、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鳙鱼(Aristichthysnobilis)和尼罗罗非鱼(Tilapianilotica,=Oreochromisnilotica)血液中红细胞的微核率,判断常用水产药物孔雀石绿(C6H5ClC6H4N(CH3)2l2Cl)的诱变性.对鳙鱼的孔雀石绿实验浓度分别为0.02、0.1、0.2、0.5mg/L,对尼罗罗非鱼的孔雀石绿实验浓度分别为0.2、0.5、1.0mg/L。二种鱼均设平行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水温18~25℃,经7d的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浓度下的孔雀石绿均能使鳙鱼和尼罗罗非鱼红细胞出现具有统计一意义的微核率,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微核率呈上升趋势。说明孔雀石绿的应用可能对养殖动物具有致突变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5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水污染鱼类毒性实验方法.[M].邱郁春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2]   鱼类血细胞的微核测定 [J].
刘爱华 ;
施立明 .
动物学研究, 1985, (01) :8-116+122
[3]   氟化物对鱼类的毒性及致畸的研究 [J].
张瑞涛 ;
张曙光 .
环境科学, 1982, (0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