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的群落动态

被引:27
作者
周先叶
王伯荪
李鸣光
昝启杰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广州,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深圳福田自然保护区!深圳
关键词
森林群落; 次生演替; 群落动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皆伐裸地恢复阶段最初的2~4 年,先锋种、阳生性种及中生性种的幼苗同时大量出现于次生裸地上;演替至10 年时,群落中先锋种的数量占绝对优势,阳生性种保持稳定,中生性种趋于减少;针阔叶混交林阶段,先锋种趋于减少,阳生性种趋于增加;阳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先锋种基本衰退,而阳生性种占绝对优势,同时中生性种趋于增加;演替至中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阳生性种逐渐消退,中生性种的数量占优势。皆伐裸地恢复阶段为群落垂直结构的形成期,仅有Ⅲ级以下立木,乔木层无明显分层,群落的个体密度无明显变化;由恢复阶段进入针阔叶混交林初期为群落垂直结构分化期,群落中出现大量Ⅲ、Ⅳ级立木,乔木层可分为3 个亚层,但群落的个体密度因自疏作用而显著下降;针阔叶混交林阶段为群落垂直结构的相对稳定期,Ⅴ级立木多度和胸高断面积呈演替系列的第一个高峰,同时群落的个体密度显著增大;阳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为群落垂直结构的变动期,群落中Ⅴ级立木多度和胸高断面积大幅度下降,个体密度无明显变化;中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为群落垂直结构的稳定期,群落中各立木级趋于更加完善,胸高断面积达到演
引用
收藏
页码:877 / 88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Succession: similarities of speciesturnoverrates. Shugart H,Hett J M. Science . 1969
[2]  
Mathematical ecology. Pielou E C. .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