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长环境下水稻结实率数量性状位点的检测

被引:17
作者
韩龙植 [1 ]
张三元 [2 ]
乔永利 [1 ]
金钟焕 [3 ]
徐福荣 [4 ]
曹桂兰 [1 ]
南钟浩 [2 ]
戴陆园 [4 ]
芮钟斗 [3 ]
高熙宗 [5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农作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重大科学工程/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3] 韩国农村振兴厅作物科学院
[4]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5] 首尔大学校农业生命科学大学农学科
关键词
水稻; 结实率; 不同生长环境; 数量性状位点; 微卫星标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籼稻密阳23与粳稻吉冷1号配制所获得的F2:3群体200个家系作为作图群体,在北京、昆明、三亚、公主岭和韩国春川等5个点进行水稻结实率的鉴定,并利用SSR标记对水稻结实率数量性状位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水稻结实率表型值及其在F3家系群中的分布以及所检测到的QTL数目因生长环境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说明QTL与环境有明显的互作效应。水稻结实率在F3家系群中呈接近正态或偏态的连续分布,是由多个基因所控制的数量性状。共检测到与水稻结实率相关的QTL 14个,分布于第1、2、3、4、6、7、8、10和12染色体上,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4.9%15.3%。分别位于第1、2、6和12染色体RM1RM259、RM263RM6、RM340RM30、RM270RM17区间的qSSR1、qSSR2、qSSR6和qSSR12至少在2种生长环境下均检测到,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4.9%8.4%、4.8%7.2%、7.6%10.7%和7.4%10.4%。以上多数QTL增效等位基因均来自吉冷1号,基因作用方式主要为部分显性或显性或超显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24 / 10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水稻耐冷性遗传及基因定位研究概况与展望 [J].
韩龙植 ;
高熙宗 ;
朴钟泽 .
中国水稻科学, 2002, (02) :96-101
[2]   Genetic basis of low-temperature-sensitive sterility in indica-japonica hybrids of rice as determined by RFLP analysis [J].
Li, HB ;
Wang, J ;
Liu, AM ;
Liu, KD ;
Zhang, QF ;
Zou, JS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7, 95 (07) :1092-1097
[3]  
Analysis of QTL×environment interaction for yield components and plant height in rice[J] . J.-Y. Zhuang,H.-X. Lin,J. Lu,H.-R. Qian,S. Hittalmani,N. Huang,K.-L. Zheng.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7 (5-6)
[4]  
Pyramiding of bacterial blight resistance genes in rice: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using RFLP and PCR[J] . N. Huang,E. R. Angeles,J. Domingo,G. Magpantay,S. Singh,G. Zhang,N. Kumaravadivel,J. Bennett,G. S. Khush.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