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环境对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碳排放的影响——以开封市248个居住区为例

被引:19
作者
荣培君 [1 ,2 ]
张丽君 [2 ]
秦耀辰 [2 ]
李阳 [1 ,2 ]
郑智成 [2 ]
机构
[1]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与会展学院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2]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出行碳排放; 居住区; 建成环境; 影响机理; 空间分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居住区规划];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3 ; 083305 ; 1204 ;
摘要
居住区是居民日常生活最基本的空间单元,其建成环境对出行碳排放的影响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基于大样本调查数据核算居民各类出行碳排放,通过POI抓取、空间句法、网络分析等方法识别开封市主城区成规模的248个居住区的建成环境特征,借助核密度和GWR等方法剖析居住区尺度居民各类出行碳排放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城市内部居民出行碳排放空间差异显著,居住区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平性问题突出,外圈层快速扩张区域应作为城市碳减排工作的关键区域;(2)居住区尺度能较好地揭示建成环境对出行碳排放的影响,路网设计、建筑密度、土地利用混合度等因素对各类出行碳排放的作用机理差异较大,作用强度亦存在不同方向上的空间渐进规律;(3)根据出行碳排放结构及其对应的建成环境指标可识别出外层高密度欠通达低混合型居住区碳排放水平较高,内层低密度高通达高混合型居住区碳排放水平较低。研究结果可为居住区空间重构和城市碳排放的分区规划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464 / 1480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轨道站点合理步行可达范围建成环境与轨道通勤的关系研究——以北京市44个轨道站点为例 [J].
申犁帆 ;
王烨 ;
张纯 ;
姜冬睿 ;
李赫 .
地理学报, 2018, 73 (12) :2423-2439
[2]   浙江省特色小镇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J].
谢宏 ;
李颖灏 ;
韦有义 .
地理科学, 2018, 38 (08) :1283-1291
[3]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地理学贡献与责任使命 [J].
方创琳 ;
鲍超 ;
黄金川 ;
李广东 .
地理科学, 2018, 38 (03) :321-331
[4]   城市居住区周边土地混合度对居民通勤交通碳排放的影响——以南京市江宁区典型居住区为例 [J].
满洲 ;
赵荣钦 ;
袁盈超 ;
冯德显 ;
杨青林 ;
王帅 ;
杨文娟 .
人文地理, 2018, (01) :70-75
[5]   居住自选择视角下的广州出行碳排放影响机理 [J].
杨文越 ;
曹小曙 .
地理学报, 2018, 73 (02) :346-361
[6]   广州市居民工作日小汽车出行个体与社区双层影响机制 [J].
周素红 ;
宋江宇 ;
宋广文 .
地理学报, 2017, 72 (08) :1444-1457
[7]   中小城市家庭生活用能碳排放空间分异——以开封市为例 [J].
荣培君 ;
张丽君 ;
杨群涛 ;
秦小阳 ;
秦耀辰 ;
卢鹤立 .
地理研究, 2016, 35 (08) :1495-1509
[8]   广州市社区出行低碳指数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 [J].
杨文越 ;
李涛 ;
曹小曙 .
地理研究, 2015, 34 (08) :1471-1480
[9]   道路交通设施便利度对家庭日常交通出行碳排放的影响——以武汉市为例 [J].
黄经南 ;
高浩武 ;
韩笋生 .
国际城市规划, 2015, 30 (03) :97-105
[10]   基于智慧交通的可达性与交通出行碳排放——理论与实证 [J].
曹小曙 ;
杨文越 ;
黄晓燕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4) :418-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