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用权

被引:228
作者
吴汉东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关键词
信用; 信用权; 信用权的法律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本文通过信用制度的历史考察,以经济学与法学的角度分析了信用的语义,将其界定为偿债能力的社会评价,并与商誉、特许经营资格一起归类于经营性资信范畴;在民事权利体系中,信用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资信利益,是一种与所有权、债权、知识产权与人身权相区别的无形财产权。文章在立法例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给予其直接保护的建议,即在民事立法中确认信用权的独立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我国的商业信用及商业票据中的产权问题 [J].
江春 .
山东金融, 1998, (04) :27-31
[2]   浅论经济信用关系的重新构造 [J].
孟学峰 ;
陈国舫 .
银行与企业, 1997, (01) :18-19
[3]   论民事权利体系 [J].
谢怀栻 .
法学研究, 1996, (02) :67-76
[4]  
民法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彭万林主编, 2002
[5]  
新闻侵权热点问题研究[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郭卫华主编, 2000
[6]  
德国民法典[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杜景林, 1999
[7]  
人身权法论[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杨立新著, 1996
[8]  
债权担保[M].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董开军著, 1995
[9]  
罗马法原论[M]. 商务印书馆 , 周榼 著, 1994
[10]  
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M].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张德霖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