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结构-要素行为-创新绩效视角的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水平评价

被引:10
作者
刘建华 [1 ]
苏敬勤 [2 ]
姜照华 [2 ]
机构
[1] 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
[2]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经济学部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评价; 网络结构; 网络群体紧密度; 结构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将国家创新体系分解成科学研究网络、技术开发网络和技术扩散网络,从网络结构-要素行为-创新绩效的视角,选择具有代表性并且能够获取完整序列数据的指标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参照美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相关指标值确定各指标的标准值。进而对中国进行了实证测算,20012010年间,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程度指数从14.7%提高到49%,其中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比例、外资企业科技经费比例等指标的迅速增加是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程度快速提升的主要因素。由此,提出了提高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程度的策略在于高效的、紧密的、国际化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410 / 4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哈肯模型的跨国技术流动网络演化机制—以航空航天领域为例 [J].
孙玉涛 ;
刘凤朝 .
科研管理, 2014, 35 (01) :41-47
[2]   技术扩散视角下的创新网络演化研究 [J].
李恒毅 ;
岳意定 .
东南学术, 2014, (01) :162-167
[3]   产业创新网络派系演进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J].
万炜 ;
曾德明 ;
冯科 ;
周昕 .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0 (11) :120-124
[4]   动态能力维度在企业创新国际化各阶段中的作用变化分析——基于海尔的案例研究 [J].
苏敬勤 ;
张琳琳 .
管理学报, 2013, 10 (06) :802-809
[5]   G7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模式演化及对中国启示 [J].
孙玉涛 ;
苏敬勤 .
科学学研究, 2012, 30 (04) :591-599
[6]   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国际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J].
郑长江 ;
谢富纪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 (01) :6-10
[7]   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理论与政策研究的若干思考 [J].
刘云 ;
李正风 ;
刘立 ;
王兆华 ;
张祥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31 (03) :61-67
[8]   基于网络结构的企业集群创新行为研究综述 [J].
王凯 .
科技管理研究, 2009, 29 (12) :369-370+365
[9]   基于“网络范式”的产业组织理论分析及其现实意义 [J].
邓俊荣 .
江西社会科学, 2008, (03) :87-90
[10]   我国区域创新效率评价及其三螺旋解释 [J].
刘建华 ;
姜照华 .
河南社会科学, 2007, (06) :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