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稻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被引:16
作者
黄运平
覃瑞
机构
[1] 武汉科技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系
[2] 中南民族大学生物技术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野生稻; 抗性基因; 栽培稻;
D O 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02.04.006
中图分类号
S511.9 [野生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由于栽培稻的许多改良品种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遗传来源 ,造成了遗传上的单一性。而野生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 ,由于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各种生态因素的作用 ,形成了具有抗性强、抗谱广的基因 ,对野生稻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已成为植物育种的重要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与Gm-6和Pi-5(t)连锁的栽培稻BAC克隆在药用野生稻中的FISH定位 [J].
覃瑞 ;
魏文辉 ;
金危危 ;
何光存 ;
宁顺斌 ;
余舜武 ;
宋运淳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0, (22) :2427-2430+2465
[2]   普遍野生稻和亚洲栽培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J].
孙传清 ;
王象坤 ;
吉村淳 ;
岩田伸夫 .
遗传学报, 2000, (03) :227-234
[3]   栽培稻-药用野生稻杂种F1及回交后代的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 [J].
颜辉煌 ;
颜辉煌 ;
程祝宽 ;
刘国庆 ;
陈纯贤 ;
闵绍楷 ;
朱立煌 .
遗传学报, 1999, (02) :156-161
[4]   中国稻区的生物多样性 [J].
汤圣祥 ;
江云珠 ;
张本敦 ;
陆永良 ;
余柳青 ;
余汉勇 .
生物多样性, 1999, (01) :3-5
[5]   细胞工程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野生稻优异种质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 [J].
何光存 .
生物工程进展, 1998, (02) :41-45+40
[6]   紧穗野生稻的褐飞虱抗性导入栽培稻的研究 [J].
颜辉煌 ;
熊振民 ;
闵绍楷 ;
胡慧英 ;
张志涛 ;
田淑兰 ;
汤圣祥 .
遗传学报, 1997, (05) :424-431+482
[7]   野生稻天然群体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RFLP)多态性研究 [J].
王振山 ;
朱立煌 ;
刘志勇 ;
王象坤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6, (02)
[8]   高秆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后代的RFLP分析 [J].
毛龙 ;
周清 ;
王显平 ;
胡含 ;
朱立煌 .
植物学报, 1994, (01) :11-18+82
[9]   普通野生稻种质资源抗性鉴定 [J].
梁 能 .
广东农业科学, 1989, (02) :3-7
[10]   我国水稻“三系”资源的类型和利用 [J].
罗崇善 .
作物杂志, 1988, (0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