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自由基毒理学机制的研究

被引:16
作者
童永彭
倪新伯
张元勋
程峰
仇志军
屠铁城
姚思德
张桂林
叶舜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上海
[2] 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
关键词
PM25; 毒理; 自由基; 过渡金属;
D O I
10.13671/j.hjkxxb.2001.06.002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两级核孔滤膜的空气采样器采集了上海市区及郊区农村两点的粗颗粒 (>2 5 μm)及细颗粒 (PM2 5)气溶胶 .用质子激发X荧光 (PIXE)分析了其元素含量及其水溶后样品的元素含量 .用ESR观察了颗粒物中的自由基 ;应用丙二醛 (MDA)和四唑盐 (MTT)方法比较了辐照前后粗颗粒的细胞毒性 .结果显示市区气溶胶粒子中的Fe ,Cr和Mn化合物比郊区粒子中的易溶于水 ,郊区细粒子中的Fe化合物比粗粒子中的易溶于水 .ESR谱显示颗粒物中含有自由基 ,毒理实验显示了辐照后的气溶胶颗粒与未辐照的相比具有更高的细胞毒性 .结果提示了气溶胶主要的致细胞毒性之一是通过自由基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654 / 6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顺磁共振法测定气相中OH自由基的研究 [J].
潘循皙 ;
陈士明 ;
严小敏 ;
董文博 ;
侯惠奇 .
环境科学, 1999, (06) :30-33
[2]  
Toxicity and Phototoxicity of Mixtures of Highly Lipophilic PAH Compounds in Marine Sediment: Can the ΣPAH Model Be Extrapolated?[J] . B. L. Boese,R. J. Ozretich,J. O. Lamberson,R. C. Swartz,F. A. Cole,J. Pelletier,J. Jones.Archives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 199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