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和GIS的近30年来人类活动影响下莱州湾东南岸海岸湿地演变附视频

被引:11
作者
孙云华
张安定
王庆
机构
[1] 鲁东大学海岸研究所
关键词
RS; GIS; 海岸湿地; 莱州湾东南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P748 [海岸带资源及其开发];
学科分类号
1404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以1973年以来6个时相的MSS/TM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目视解译提取莱州湾东南岸多时相海岸线及自然湿地、人工湿地等专题要素信息,并分析了各专题要素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虎头崖至胶莱河口段的海岸线在1973-1980年向海侵蚀,1980年12月修建防潮堤后基本不变。胶莱河口至白浪河口段海岸线在研究时间内总体上是逐年向海推进,海岸淤涨明显,滩涂围垦力度逐年增大。在人类活动影响下,最近30多年来莱州湾东南岸海岸湿地演化过程的特点为自然湿地总面积先增加后减少,于1981年达到最大值,1973-1981年、1989-1995年和2003-2008年均有低潮滩向中潮滩,中潮滩向高潮滩演化的趋势,而1995-2003年的转化趋势与之相反,1981-1989年呈现出高潮滩和低潮滩向中潮滩演化的趋势;人工湿地主要由自然湿地中的潮上带沼泽、盐碱地和中潮滩演化而来,因此合理调控人类干扰活动是改善莱州湾东南岸海岸湿地的根本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海岸线卫星遥感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J].
马小峰 ;
赵冬至 ;
张丰收 ;
文世勇 ;
杨帆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04) :575-580
[2]   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机理研究 [J].
张祖陆 ;
王琳 .
地理科学, 2007, (01) :40-44
[3]   海岸线不同解译标志对解译结果的影响研究——以辽东湾北部海岸为例 [J].
张景奇 ;
介东梅 ;
刘杰 .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54-56
[4]   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景观破碎化分析 [J].
谷东起 ;
付军 ;
杨鸣 ;
丰爱平 .
海洋科学进展, 2006, (02) :213-219
[5]   莱州湾南岸海岸侵蚀过程与原因研究 [J].
丰爱平 ;
夏东兴 ;
谷东起 ;
吴桑云 ;
李朝新 .
海洋科学进展, 2006, (01) :83-90
[6]   利用卫星影像判绘海岸线 [J].
杨英力 .
海洋测绘, 2004, (03) :49-51
[7]   基于3S技术的海岸线测量与管理应用研究 [J].
于永海 ;
苗丰民 ;
王玉广 ;
王权明 ;
王剑 ;
高树刚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 (06) :24-27
[8]   中国海岸湿地的类型 [J].
赵焕庭 ;
王丽荣 .
海洋通报, 2000, (06) :72-82
[9]  
中国海湾志[M]. 海洋出版社 , 中国海湾志编纂委员会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