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结构视角下的海岛型旅游地系统演化机制研究——以妈祖圣地湄洲岛为例

被引:4
作者
蒋长春 [1 ,2 ]
张瑜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
[2] 莆田学院旅游系
关键词
演化机制; 耗散结构; 旅游地系统; 湄洲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海岛旅游作为海洋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中国的一个旅游热点。选取福建湄洲岛作为研究区域,采用耗散结构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湄洲岛旅游地系统演化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为海岛型旅游地发展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湄洲岛旅游地系统主要负熵来源有自然过程、社会过程、旅游开发过程以及旅游运营过程的负熵输入,海岛旅游地演化实质是基于耗散结构负熵不断输入的结果;湄洲岛旅游地系统演化的动力主体呈多元化格局,由于海岛用地的多功能性,更应注重演化动力主体的协调作用;作为海岛型旅游地更多的是受到旅游需求、海岛发展的政策引导和外部交通网络改善等背景动力的影响,通过动力主体的协调作用,进而促使系统内部有序性增加;湄洲岛当前处于系统优化阶段,应适时调整旅游产品结构,促进旅游产品多样化,协调好发展旅游与传承妈祖文化之间的冲突,实现旅游者与海岛居民共享设施,做到宜居、宜行、宜游,从而提高游客的体验度,是湄洲岛旅游地系统优化的关键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213 / 2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桂林漓江旅游地演化过程及机制.[D].鲍捷.安徽师范大学.2010, 03
[2]  
旅游地生命周期分析与调控.[D].吴剑豪.福建师范大学.2008, 09
[3]   典型旅游城市游憩商业区空间形态演变及影响机制——以广西阳朔县为例 [J].
陈志钢 ;
保继刚 .
地理研究, 2012, 31 (07) :1339-1351
[4]   主题型文化旅游区的阶段性演进及其驱动机制——以无锡灵山景区为例 [J].
黄震方 ;
俞肇元 ;
黄振林 ;
祝晔 ;
徐波 ;
袁林旺 .
地理学报, 2011, 66 (06) :831-841
[5]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千岛湖旅游地演化过程及机制 [J].
陆林 ;
鲍捷 .
地理学报, 2010, 65 (06) :755-768
[6]   旅游地复杂系统演化理论之基本问题探讨 [J].
杨春宇 ;
黄震方 ;
毛卫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 19 (05) :123-130
[7]   基于熵的区域旅游系统的自组织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J].
徐菁 ;
靳诚 ;
沙润 .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130-134
[8]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J].
徐小波 ;
邸明慧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7, (06) :95-99+104
[9]   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 [J].
陆林 .
地理科学, 2007, (04) :579-586
[10]   海岛型旅游地空间结构演化机理——以浙江省舟山群岛为例 [J].
朱晶晶 ;
陆林 ;
杨效忠 ;
操文斌 .
经济地理, 2006, (06) :1051-1053+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