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对实验大鼠溃疡性结肠炎ANCA水平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崔瑾
熊芳丽
向开维
杨孝芳
机构
[1]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 湖南中医学院
[3] 级博士研究生长沙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穴位埋线; 针灸疗法;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5.9 [穴位疗法(经络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 :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与溃疡性结肠炎 (UC)的关系以及穴位埋线治疗UC的机理。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 (IIF)法观察ANCA。结果 :模型组ANCA阳性率达65 % ,穴位埋线后可降低ANCA阳性率 (P <0 0 5 ) ,炎症程度与ANCA阳性率之间存在正相关性。结论 :穴位埋线能调节免疫功能 ,减轻肠粘膜血管炎的炎症程度。降低ANCA阳性率可能是穴位埋线治疗UC的主要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炎性肠病中的意义 [J].
王晓娣 ;
董恩钰 .
中华内科杂志, 2000, (03) :15-18
[2]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 [J].
刘新光 ;
于涛 ;
赵明辉 ;
汤秀英 ;
谷青 ;
刘娜 .
中华内科杂志, 1999, (07) :18-21
[3]  
复方胃肠康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及NO异常.[J].邹移海;张永斌;陈苇菁;钟廷机;刘晓秋;赵宏;连至诚;苏乔;苏小茹;黄海定.华人消化杂志.1998, 04
[4]  
药理实验方法学.[M].徐叔云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