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在生物多样性遥感监测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53
作者
郭庆华 [1 ]
吴芳芳 [1 ,2 ]
胡天宇 [1 ]
陈琳海 [1 ,2 ]
刘瑾 [1 ]
赵晓倩 [1 ,2 ]
高上 [1 ,2 ]
庞树鑫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传感器; 激光雷达; 多源数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6 [保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90705 ;
摘要
近十年,无人机平台由于其灵活机动、成本低等优势在植被生态调查、资源环境监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逐渐兴起。本文从生物多样性遥感监测应用角度首先介绍了无人机分类系统,为具体工作开展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载体和传感器提供了参考;继而总结了不同类型无人机的适用性及其可搭载传感器的用途与区别。在此基础上,针对无人机平台的高精度遥感信息具体应用案例,就反映生物多样性变化并揭示其驱动机制方面的无人机遥感直接和间接指标的相关研究进展展开阐述。最后,就目前无人机遥感技术在生物多样性监测领域的应用中存在的限制,如软硬件结合匹配程度不够、部分设备过于昂贵、法律法规不完善、与传统生物多样性监测手段结合较弱等问题进行探讨。我们认为: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很好地弥补地面监测与航天、卫星遥感之间的尺度空缺,更好地将监测点上的结果以准确、可靠的推绎方法扩展到区域尺度供决策分析使用。今后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生物多样性近地面遥感监测项目建设的实施力度,从整体上提高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应对变化的分析预警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267 / 127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生物多样性近地面遥感监测: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J]. 郭庆华,刘瑾,李玉美,翟秋萍,王永财,吴芳芳,胡天宇,万华伟,刘慧明,申文明.生物多样性. 2016(11)
[2]   地形对典型阔叶红松林灌木更新的影响 [J].
赵雪 ;
徐丽娜 ;
金光泽 .
生物多样性, 2015, 23 (06) :767-774
[3]   集成高分辨率UAV影像与激光雷达点云的亚热带森林林分特征反演 [J].
许子乾 ;
曹林 ;
阮宏华 ;
李卫正 ;
蒋圣 .
植物生态学报, 2015, 39 (07) :694-703
[4]   无人机遥感在红树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J].
冯家莉 ;
刘凯 ;
朱远辉 ;
李勇 ;
柳林 ;
蒙琳 .
热带地理, 2015, 35 (01) :35-42
[5]   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建设:从CForBio到Sino BON [J].
马克平 .
生物多样性, 2015, 23 (01) :1-2
[6]   小兴安岭凉水谷地云冷杉林群落组成与空间格局 [J].
张觅 ;
米湘成 ;
金光泽 .
科学通报, 2014, (24) :2377-2391
[7]   无人机遥感系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J].
李德仁 ;
李明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4, 39 (05) :505-513+540
[8]   激光雷达在森林生态系统监测模拟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J].
郭庆华 ;
刘瑾 ;
陶胜利 ;
薛宝林 ;
李乐 ;
徐光彩 ;
李文楷 ;
吴芳芳 ;
李玉美 ;
陈琳海 ;
庞树鑫 .
科学通报, 2014, 59 (06) :459-478
[9]   无人机遥感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J].
张园 ;
陶萍 ;
梁世祥 ;
梁万里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1, 31 (03) :49-53
[10]   长白山温带森林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 [J].
张春雨 ;
赵秀海 ;
赵亚洲 .
植物生态学报, 2009, 33 (06) :1090-1100